青春赋能非遗传承!看中国传媒大学创新实践激活文化生命力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3 13:45 1

摘要: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校园里,非遗传承的创新实践已形成“多元共生”的生态。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魏晓阳致力于挖掘非遗赋能品牌的独特价值,期望打造非遗创新性保护的“中国方案”;深耕纪录片领域的张树峰副教授则聚焦非遗与影视艺术的跨界融合,计划通过微短剧剧本与视频创作,以镜

当千年非遗邂逅青春力量,会碰撞出怎样的文化火花?中国传媒大学文产学院师生以多元创新实践,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承之路。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魏晓阳在4月26日的“海南省文化艺术和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站”揭牌仪式上授课

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校园里,非遗传承的创新实践已形成“多元共生”的生态。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魏晓阳致力于挖掘非遗赋能品牌的独特价值,期望打造非遗创新性保护的“中国方案”;深耕纪录片领域的张树峰副教授则聚焦非遗与影视艺术的跨界融合,计划通过微短剧剧本与视频创作,以镜头语言解码非遗精神内核。

青年学子们更是以创意为笔、以专业为墨,勾勒出非遗传承的新图景。2024级文化产业管理本科生王瑛沛化身“非遗探险家”,用镜头记录非遗的动人瞬间;新闻与传播硕士黄华秋尝试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非遗技艺,让传统工艺焕发时尚光彩;赵新昊则以数字技术为桥梁,探索非遗沉浸式互动体验;来自新疆的马悦以地域非遗为灵感,讲述边疆文化的独特魅力;计算机专业的乔英杰构思非遗主题游戏,让年轻群体在虚拟世界中感受文化传承的乐趣。

不仅如此,中传团队还规划了系统的非遗活化路径,利用“非遗赋能,品牌蝶变”媒体发布平台,传承非遗文化,组建由传承人、学者、行业精英构成的专家库,为非遗传承提供智力支撑;搭建非遗传承论坛,汇聚各界智慧,探讨保护与创新模式;发挥专业优势助力老字号企业升级,挖掘非遗内涵推动品牌创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深度融合。

从镜头记录到创意设计,从数字技术到产业赋能,中国传媒大学正以“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实践,让非遗从静态的文化记忆走向动态的传承发展。这些充满青春活力的探索,不仅为非遗保护注入新鲜血液,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生动范例。

来源:中国财富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