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的阳光洒进校园,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安全教育课”正在崇信县第二小学的操场上演,身着制服的民警与师生共同参与防暴恐演练,从模拟场景中的应急疏散到防卫器械的使用教学,孩子们在互动中掌握了自护技能。
清晨的阳光洒进校园,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安全教育课”正在崇信县第二小学的操场上演,身着制服的民警与师生共同参与防暴恐演练,从模拟场景中的应急疏散到防卫器械的使用教学,孩子们在互动中掌握了自护技能。
这是近年来崇信县公安局联合教育部门推行“警校联动”机制的缩影,崇信县公安局通过常态化安全培训、突发事件演练和校园周边巡逻,将安全防线延伸到每一间教室、每一处角落。
以“联”聚力 织密校园安全网
今年以来,崇信县已开展校园安全主题活动500余场次,覆盖师生超1.5万人次。崇信县公安局辖区派出所与学校建立了“一校一警”对接机制,120余名民辅警化身“法治辅导员”,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升级校园安防设施,实现风险预警实时共享。校门口的55处护学岗点风雨无阻,让警察常在、警灯常亮,把家长们的焦虑和不放心化解在无形中,崇信县63所中小学幼儿园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实现校门口防冲撞设施100%设置,联合开展校园周边安全检查120余次,整改校园“四个100%”不到位问题20余处,更换添置灭火器320余个;检查校园周边小商铺、文体用具店、书店418家次,从严查处向学生兜售香烟、酒及“三无”产品门店2家,清理临时摊点11个。
以“教”润心 播撒法治种子
“网络诈骗的套路有哪些?”“遇到校园欺凌该怎么办?”在铜城中学的法治课堂上,民辅警用真实案例改编的动画短片引发热烈讨论。针对青少年成长中的痛点,崇信县公安局联合学校开发“法治教育课程包”,从防溺水、防欺凌、禁毒、交通宣传到网络安全、反诈指南等,用“故事+互动”的形式让法律知识入脑入心。
更令人欣喜的是“双向育人”的创新实践。充分利用警营开放日,崇信县公安局让学生们走进警营体验特警训练、参观警用装备,成为小小特警,民辅警走进课堂讲述职业故事、以案说法;安全小卫士在民辅警指导下开展自治管理。这种“双向奔赴”让遵纪守法不再是冰冷的教条,而是成为青春成长的自觉选择。近两年,崇信县公安局共组织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11场次,体验师生达8000余人次,对8名不良青少年实现多元帮教转化措施,崇信县青少年涉案率下降30.76%,法治教育的种子正在开花结果。
以“爱”护航 守护成长每一步
警校联动不仅关注看得见的安全,更聚焦看不见的“心理防线”。针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特殊群体,民辅警与班主任、心理老师组成“成长守护联盟”,通过家访、谈心、结对帮扶,为30余名困境儿童建立成长档案。龙泉中学某班主任感慨:“曾经沉默寡言的孩子参加警营开放日后,眼里有了光,他说长大后也想成为保护别人的人。”
联动机制还在不断升级:建立校园欺凌预警平台、开通24小时援助热线……警方与学校正在用“预防+干预”的全链条守护,为青春遮挡风雨。正如一位家长在留言簿上写道:“警察蓝与校服蓝的交织,是这座小城给孩子最温暖的铠甲。”
从“单向管理”到“多元共治”,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服务”“警校联动守未成长”机制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重塑校园生态。它不仅是安全屏障,更是一场关于责任与爱的教育实践。
在这里,警察是师者,教师是守护者,而每个孩子都在被托举的力量中,学会如何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下一步,崇信县公安局将持续深化警校合作,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守未者”队伍,让每一株幼苗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让平安成为青春最厚重的底色。(崇信县公安局供稿)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