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疾病症状的好与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想让它成为什么样子。是接受喝水呛咳,吞咽无力,吐字含糊,还是努努力、不将就,改善得好一些,让症状控制到最小,尽可能的做生活的主人?
疾病症状的好与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想让它成为什么样子。是接受喝水呛咳,吞咽无力,吐字含糊,还是努努力、不将就,改善得好一些,让症状控制到最小,尽可能的做生活的主人?
本期内容,让我们听听重症肌无力患友董女士(化名)的故事,以及她为什么说“要与疾病和解,但不与症状言和。”
01
人为什么会得病
从一个健健康康的人、一个爱美自信的女人到确诊重症肌无力,相信许多患友与我一样被一个个突如其来的陌生词汇震慑到。比如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罕见病、是自身免疫出现混乱、是致病抗体导致。更失望的是,这种病在当时没有特效药,无非是症状稳定时少吃点激素,症状加重时配合着其他治疗多吃点激素。
因此,我整个人是乱的、慌的,除了感到肌肉无力,精神深处的挫败感更让人窒息。纵使有家人爱人的鼓励和陪伴,但直面疾病的始终是我自己。就像激素吃多了,只会别人看在眼里,但胖在自己身上。一段时间里,我总在执念“人为什么会得病,我为什么会得这种病”,至于医生所说的要与疾病和解,我是真的和解不了一点。
02
肌无力危象的学费
确诊重症肌无力并得知这是一种罕见病,我就总担心自己还能活多久?这是一个普通人对于重大疾病的本能反应。不过医生说,重症肌无力不像恶性肿瘤,侵袭性没有那么高。但也强调重症肌无力是一个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的慢性病。而一旦疏于管理,放松警惕,发生“肌无力危象”那他也会给人狠狠的上一课,甚至是丧生!
那是去年年末,当时的自己已经度过了确诊之初“疾病小白”的时期。求医问药,与各种患者组织交流,积累了一些重症肌无力的诊疗知识。外加自己此前一直很谨慎,稍微有个风吹草动、症状波动就会找医生问诊,有时甚至有点神经质。用医生的话说,如果每一个患者都能像我一样“惜命”,那这个病就好治了。
但久之我也在自己的“舒适区”盲目自信起来。有段时间,我的“球部症状”有比较反常的变化,有时会出现说话含糊,吐字不太清,别人也听不太明白(重症肌无力的球部症状是指与延髓相关的症状,如说话吐字含糊、咀嚼食物费劲、吞咽喝水呛咳)。而此前我的主要受累肌群是四肢和呼吸,对于球部症状的感知其实不明显,因而那次的异常也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
相信大家跟我有一样的感受,只要呼吸稍有受限,我们就坐卧难安,因为喘不上气的感觉真的是分分钟都忍不了,就像溺在水中挣扎。而除了呼吸以外的肌群,我们都还能撑一撑、忍一忍,甚至我见过常年卧床不能自理的患友,只要还能呼吸,哪怕流食度日也能将就下去,不再奢望回到有力的状态。
就是抱着忍一忍、撑一撑的,大不了多吃几次“小明”的心态。又过了一周,我的球部症状有了明显的恶化,说话、喝水、咀嚼、吞咽都很吃力,甚至我开始吃起了汤汤水水的流食。我开始有点慌了,也在病友群里问大家这种情况怎么办。有人安慰说,可能是前一段活动多了累着了,休息休息就好了,也有人说激素再加一片看看……总之大家各抒己见,却很少有人提及关键的一点——复诊找医生。
好在我的爱人比较谨慎,看到我的状态实在不好就约了复诊。但症状恶化的速度,比复诊来的更早一些。当晚我就开始呼吸无力,从来没有过的无力,像被扼住咽喉,大汗淋漓,恐惧上头,就像确诊之初对于疾病一无所知。
后面的事情毫无悬念,我躺进了医院,插上了管,住进了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ICU)。不过好在入院及时,在医护的抢救下,我度过了难关,脱离了危险,但前前后后也住院了20天,可谓“劳民伤财”。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危象治疗的“救兵”是一种新型生物制剂,起效比较快,靶点也精准,在治疗过程中发挥了大作用,让插管、脱机的时间相对减少了。只能感慨“好在有新药,好在新药有医保”。
出院的时候,医生还特意叮嘱我,最近半年一定要留意症状波动。因为,当下看似症状稳定了,但体内的免疫仍旧是混乱的,很可能一次感染又要重蹈覆辙,再次住院。为了症状不再发作,不再“二进ICU”,医生建议我继续巩固治疗半年时间,让免疫回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同时,医生还耐心告诉我,重症肌无力危象发生前,一些迹象(预警征)提示有进展为危象前状态的可能。数据显示,72%危象前状态的患者最终进展为“危象”。而早期识别危象前状态,有助于阻断“危象”的发生。这些“预警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患者一旦出现其中任何一个症状,都应该及时复诊,严格监视病情,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以快速缓解症状,防止进一步进展。
此外,医生也再次强调了,在家期间每周坚持做做ADL评分,它能够体现近一周症状波动的情况,如果波动>2分,特别是延髓评分(说话、吞咽、咀嚼)>2分,一定要引起重视,建议复诊,及时调整治疗药物,把危象扼杀在萌芽中。
03
守住病人的尊严
举一个极端甚至是不恰当的说法,如果每一个肌无力患友都亲身体验过一次“危象”,躺在ICU,感受过濒死的状态,或许对生命就有更深的敬畏,也就不会疏于疾病管理,不会看着症状波动而将就的生活。这就是经历了一次“危象”,带给我我深深的体会或者说是“学费”。
因此,我想给肌无力患友说的是,身患罕见病是不幸的,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你接受与否,生活都要继续。但是生活质量的好与坏,我们可以左右。比如,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这包括很多方面,好好服药、定期复诊等。再比如,学会与疾病和解,不再纠结我为啥会得这种病,而应该着眼于我如何管理好疾病。其实,重症肌无力真正管控得好,可以无限接近健康的人,工作生活几乎不受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与症状言和。当出现症状波动,比如球部、呼吸等关键部位的症状加重、恶化,不能任凭发展,不能妥协将就,而应主动复诊,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把症状控制好,既方便自己也不拖累家人,我想这才是一个病人要守住的尊严。
后记
这次“危象”的康复是在25年新春之前,特别庆幸可以在家团团圆圆的过新年。尤其春晚王菲献唱的那首《世界赠予我的》,格外打动当时的我,让我更加感恩、更加平和的面对疾病,与之和解,同时也更加坚韧的接受疾病的挑战。
正如这首歌唱的那样“世界赠予我虫鸣,也赠予我雷霆。赠我弯弯一枚月 也赠予我晚星。赠我一场病,又慢慢痊愈摇风铃。赠我一场空,又渐渐填满真感情……”
参考文献:
[1]罗苏珊,周昊,岳耀先,卜碧涛,常婷,邓晖,段瑞生,笪宇威,冯慧宇,管宇宙,王玉鸽,杨春生,张华,周红雨,赵重波,杨欢.重症肌无力危象前状态管理专家共识(2024)[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24,32(3):241-251.
来源:聚智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