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表面看上去,二战德军的装备待遇仿佛要比美军逊色,然而实际上,战争前期德国士兵的生活质量其实不比财大气粗的美国人差上多少,不说别的,单单是士兵的野战餐具这一方面,与美军相比就可以说是有过而无不及。在的军队正式编制中,野战餐具的正式称呼为“Essbesteck
虽然表面看上去,二战德军的装备待遇仿佛要比美军逊色,然而实际上,战争前期德国士兵的生活质量其实不比财大气粗的美国人差上多少,不说别的,单单是士兵的野战餐具这一方面,与美军相比就可以说是有过而无不及。在的军队正式编制中,野战餐具的正式称呼为“Essbesteck”。型制不一作用不等的餐具按人头分配给每一位鏖战于德国前线的军人,与当时有名的猪腰子饭盒相得益彰,一度成为德军士兵在野战情况下必不可少的随身装备。
后来,这种二合一的餐具还因时而进地增添了折叠小刀,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三合一餐具,小刀的最主要用途为开启罐头,极大地便利了军人于战场上获取食物补给。叉子反面镌刻着“VDNS”制造厂家和生产日期,这些标识不单记录了生产信息,亦反映出当时德国军工生产的严谨与规范。
铝材制造的多功能勺子可以说是德军如日中天时的存在,质地轻便于携带耐腐蚀性能也比较强,不过数量相对于铁制的折叠餐具来说较为稀少,而后者那种铁制的折叠式勺子加叉子才是德军于大战时期应用最为普遍的餐具之一,装备兵种较为广泛装备范围也比较大。说起来,铁制型的餐具比起铝制来要沉重不少,但在资源紧缺的战争时期,因为成本上的大幅度缩水,却成为了当时的首要之选。
除了德军军用制式装备之外,纳粹党还拥有属于自己的制式野战餐具,这种餐具同样具备独特的特质与重要的意义,其表面刻有“RZM”(德文“Reichszeugmeisterei”,国家物资管理局的缩写)字样,形状与军用样式大致相仿,所使用的材料全部为铝材。一般情况下,这种特殊的饭盒专门配备给党卫军、冲锋队、希特勒青年团等纳粹党组织机构来使用。
将纳粹党制式野战餐具之背面与军用的相较,勺子末端的折起部存有显著的差别。背面的“RZM”字样清晰地表明该制品系由国家物资管理局监督制造,下面的数字“6”代表产品的原料种类为铝,“33“则确切地标识了生产厂家。
由勺子、叉子、小刀和开罐刀构成的餐具实用性更强、功能也更加完备,这种餐具最初由德国非洲军团使用,因其卓越的性能和便利性而受到广泛赞誉。餐具的背面刻印有陆军鹰徽图案,鹰徽图案上方(靠近勺子末端),刻有“ch”(厂家)、“S”(产地——SOLINGEN)和“41”(生产年份)字样。这款则清晰地标明了产地“SOLINGEN”,此地在德国向来以生产精良的利器而声名远扬。
来源:暮鼓晨钟见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