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9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举办“法治护航营商环境 共建清朗商业生态”主题活动。活动向社会发布《反商业腐败检察工作白皮书(2020-2024)》《反商业腐败·保障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及《反商业腐败联合倡议书》,同时举办“法治护航营商环境”征求代表意见座谈
新京报讯(记者张静姝)新京报记者获悉,5月9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举办“法治护航营商环境 共建清朗商业生态”主题活动。活动向社会发布《反商业腐败检察工作白皮书(2020-2024)》《反商业腐败·保障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及《反商业腐败联合倡议书》,同时举办“法治护航营商环境”征求代表意见座谈会暨企业问需座谈会。
活动现场。 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摄
海淀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姜淑珍在致辞中指出,本次活动既是海淀区检察院主动向同级党委、政法委、人大汇报专项工作的创新尝试,也是凝聚“保障营商环境”工作合力的积极探索。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刘晶表示,此次《反商业腐败检察工作白皮书(2020-2024)》的发布,既回应了企业关切,又为全市办理同类案件提供了“参照系”,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检察机关要聚焦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精准对接区域企业经营需求,提供专业性、前瞻性、国际化法律服务,助力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
白皮书以近五年司法实践为基础,系统梳理了商业腐败犯罪的总体情况与行业领域、涉案人员、犯罪手段等案件特点,全方位展示了海淀区检察院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的“检察办案模式”和重协同、重机制、重创新的“检察供给模式”,总结依法惩治商业腐败类案件的“海检模式”,为全市以及全国反商业腐败等经济犯罪检察工作提供基层经验和样本。
海淀区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刘中发发布了《反商业腐败·保障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案例涉及“虚拟货币”“直播电商”“离职员工内外勾结”“受贿行贿一起查”等关键词,涵盖职务侵占、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等犯罪类型,既有传统行业的“老问题”,也有新业态的“新挑战”。
海淀区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陈雷发布了《反商业腐败联合倡议书》。该联合倡议由海淀区委政法委、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北京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区法院、区司法局等十家单位共同发起,是检察机关探索构建商业反腐大格局,助力推动多元主体治理体系,提供优质检察产品和法治保障的有效举措。
发布环节后,海淀区检察院举办了“法治护航营商环境”征求代表意见座谈会暨企业问需座谈会。企业代表就反商业腐败、“创建高水平法治环境,助推新时代海淀高质量发展”人大议案等主题展开讨论,表示海淀区的良好法治环境是企业创业开发扎根发展的重要保障。希望海淀区检察院通过创新数智赋能、多维检企联络,帮助企业划清法律红线,构建公平诚信的商业环境,使企业回归品质和效率的良性竞争。
编辑 刘倩 校对 杨利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