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博窗控IPO于2023年6月获得受理,先后历经两轮问询。上证报记者梳理发现,好博窗控在多轮审核问询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经营业绩稳定性一项受深交所反复追问,成为公司绕不开的“必答题”,或成为掣肘好博窗控IPO的关键一环。
IPO“备考”近两年,深圳好博窗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好博窗控”)深市主板IPO计划,最终因公司和保荐机构主动撤单,而于近日按下“终止键”。
好博窗控IPO于2023年6月获得受理,先后历经两轮问询。上证报记者梳理发现,好博窗控在多轮审核问询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经营业绩稳定性一项受深交所反复追问,成为公司绕不开的“必答题”,或成为掣肘好博窗控IPO的关键一环。
营业收入逆势上涨
经营稳定性存疑
招股书显示,好博窗控主营业务为系统门窗控制装置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提供系统门窗整体解决方案。此次IPO,公司原拟募资5.7亿元,用于投资智能系统产业园。
据好博窗控披露,公司目标客户群体为家装门窗厂,终端消费场景主要包括房地产新房门窗需求、存量住宅的二次装修换装门窗和自建房新装门窗。故而,公司业务与房地产行业紧密相连。
受累房地产行业近年来景气度下降,家装门窗行业也整体处于下行态势。同行业可比公司如坚朗五金在2022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出现下滑,分别同比下降13.16%、90.96%。
然而,从营收增幅来看,好博窗控受房地产行业的负面影响似乎并不大,甚至还实现经营业绩的逆势增长。2021年至2023年,好博窗控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68亿元、8亿元、10.42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0.56亿元、0.91亿元、1.94亿元。
鉴于此,深交所在首轮问询函中要求公司说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情况与下游门窗厂如皇派家居、森鹰窗业业绩变动趋势是否一致,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坚朗五金、下游房地产景气度不一致的合理性;结合家装门窗市场需求、客户拓展等情况,分析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而在二轮问询中,公司经营业绩持续增长的合理性、是否符合行业特征被再次关注。
对于逆势增长,好博窗控解释称,公司经营业绩2022年保持增长,与行业变动趋势存在一定差异,主要系公司内开内倒产品方案成熟度提升,在北方市场增长较快;同时,公司在2021年推出HOPO essential品牌,推动业务下沉,高性价比窗纱一体和执手产品在2022年增长较快。
但在2024年上半年,好博窗控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便掉头向下,分别为4.44亿元、7456.81万元、7308.54万元,同比下滑了2.46%、7.42%、7.70%。
对于未来业绩,好博窗控已不再信誓旦旦。公司坦言未来经营业绩可能增速放缓或下滑,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1亿元至9.3亿元,较2023年同比下降10.76%至12.68%,扣非净利润1.35亿元至1.4亿元,同比下降25.38%至28.04%。
涉及多起商标纠纷
值得一提的是,业绩稳定性存疑之外,好博窗控还存在多起尚未了结的商标纠纷案件。
据好博窗控介绍,公司打造了HOPO、wehag、iHandle、HESE、HOPOessential等量产品牌,覆盖了高端品质、中端性价比等不同级别的下游门窗市场。其中,HOPO品牌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报告期内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达60%至80%。然而,好博窗控这一HOPO品牌却长期陷入商标纠纷当中。
好博窗控曾于2018年被德国门窗五金品牌HOPPEGroup(简称“德国好博”)在华全资子公司博恬(上海)五金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简称“博恬五金”)告上法庭,事由包括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等。博恬五金表示好博窗控曾对外号称是德国好博旗下企业,企图误导消费者。
首轮问询函显示,好博窗控称与博恬五金的相关纠纷共计24宗,具体包括1宗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1宗确认不侵害知识产权纠纷、22宗非民事诉讼纠纷(1宗申请商标权无效宣告纠纷、2宗申请商标权撤销纠纷、19宗申请商标不予注册纠纷)。
其中,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涉及第6570639号“好博”和第3002479号“好博”注册商标专用权)历经多轮审判,案件现已完结。2021年9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好博窗控停止侵害博恬五金第6570639号“好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即停止在展示、宣传该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金属门把手等商品时突出使用“好博窗控”字样的标识,同时赔偿博恬五金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5万元。2022年1月及6月,好博窗控先后向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及向检察院提出监督申请,但最终均被驳回。
据好博窗控透露,截至2024年3月16日,公司与博恬五金及其关联公司之间存在另外22宗非民事诉讼纠纷。其中7件纠纷已进入行政诉讼阶段,另外15件则不涉及行政诉讼。
记者注意到,这22宗非民事诉讼纠纷的案由涵盖商标无效宣告请求、商标连续三年不使用撤销申请、商标注册申请异议等。其中,好博窗控及其子公司均作为被告。
来源:时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