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政党,如一个人一样,最宝贵的是历尽沧桑,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上海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在上海指导当时中国革命运动,提出了统一战线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和帮助下,民进在上海诞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按照“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和民进成立80周年、会史工作主题年的安排,民进中央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上海开展专题集体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政党,如一个人一样,最宝贵的是历尽沧桑,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上海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在上海指导当时中国革命运动,提出了统一战线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和帮助下,民进在上海诞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在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一大纪念馆、民进成立旧址纪念馆开展现场学习,参观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民进人与中国儿童读物出版”主题展,观看了原创会史话剧《在正道上行》,重温光荣历史,领悟合作初心,观摩发展成果,感触很深,受益良多。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政治立场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帝国主义列强入侵,民族矛盾突显,社会矛盾激化,朝廷矛盾显现,中国迅速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压迫人民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产生了各种势力,孕育出众多政党政团。
鸦片战争爆发半个多世纪以后,1894年兴中会成立,兴起了资产阶级革命。经过17年的努力,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产生了北洋政府,形成了国民党与北洋军阀对峙的局面。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无产阶级政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了反对旧势力的新生力量,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推翻了北洋政府专制统治,国民党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统一。1927年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关系破裂,共产党发起了南昌起义。随后出现了国共以外的“第三党”,也就是民主党派的雏形。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再度合作,民主党派参与。抗战胜利后,国共关系再度面临破裂,全面内战爆发前后,民进等民主党派应运而生,中共“五一口号”的发布和响应,宣告了多党合作关系的确立。中国共产党诞生的28年后,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20余年统治,并彻底推翻了三座大山。
从1840年到1949年的109年间,中国发生了剧烈变化,其中政党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国共关系主导了整个变化的格局,民主党派站在正义的一边,最终和中国共产党一起走向新的时代。
历史证明,政党的历史是国情社情的集中反映,政党的兴盛衰败,犹如大浪淘沙,取决于是为自己还是为人民,取决于这种立场的坚定性,最终取决于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为人民利益奋斗,所以具有大无畏精神,受到了人民的拥戴,得到了追求爱国民主的民主党派的拥护,成为多党合作的领导者。民进始终站在人民一边,具有爱国民主精神,投身民主政治实践,所以赢得社会的信任。国民党反动派本质上是官僚势力,追求私欲私利,所以抛弃了新三民主义,勾结帝国主义,实行独裁专制,打压民主政治,成为了压迫人民的大山,最终被人民所推翻。我们重温历史,就是要坚守合作初心,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历史自信、制度自信,准确把握参政党的性质定位,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
二、缅怀民进先辈,激励自身发展
1945年,以马叙伦、王绍鏊为代表的爱国民主人士,志同道合,走到一起,共同创立了民进。民进的成立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相差24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民进参加了后面一段,但这并不表明民进在政治运动上的幼稚,因为民进的创始人长期从事民主革命活动,有的还是中国共产党人,富有进步思想、革命精神和政治经验。民进主要创始人马叙伦、王绍鏊早年从日本留学回国后,都参加了辛亥革命。马叙伦学生时代就迷上了革命,弱冠之年就参加“南社”等爱国学社活动,有了中国式社会主义思想,树立了投身民主革命的志向。武昌起义时筹办过民团,声讨袁世凯复辟,被誉为“挂冠教授”,五四运动时被推为北大教职员联合会书记、主席,声援学生爱国运动。与李大钊等率众抗议北洋政府拖欠教师薪酬,发起“索薪”运动,遭到卫兵击打,身负重伤。五卅运动时,担任北大教授和北京后援会主任。参加抗议“三一八”惨案活动,遭到军阀的通缉。在抗日救亡活动中,发起组织北平文化界抗日救国会并任主席。抗战胜利后,国共合作面临破裂,内战一触即发,他忧国忧民,奋不顾身,走出书斋,发表大量文章和演说。王绍鏊随章太炎创办了中华民国联合会。1912年当选为国会众议员和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参加讨袁护法斗争。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组建太湖抗日游击队,组建地下电台,掩护过革命同志,为抗日救亡作出了卓越贡献。
会史表明,正是民进创始人的努力,民进成立时就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和成熟的政党特征,具备了章程、宣言、体制和任务,迅速参加了政治运动,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开创了民进历史,确定了合作初心,铸就了优良传统。我们重温历史,就是要缅怀民进先辈,研究宣传他们的事迹、风范和精神,提高自身素养,激励自身发展。
三、学习光荣历史,强化责任担当
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斗28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胜利。在上海,党领导全国工农运动,掀起大革命的高潮,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爱国民主运动。民进经历了爱国民主运动的全过程,在短暂的3年10个月里,民进先辈用力至勤、艰苦奋斗,召开了5次会员大会,建立了章程、宗旨和原则,选举产生了两届理事会,召开了多次理事会会议和常务理事会,构建了权力机构、领导机构、领导班子和专门工作队伍等体制框架,发展了队伍。在爱国民主运动中,针砭时弊、抗议暴行、声援群众、联合各界,发起成立了上海“人团联”,发起并参与组织了上海人民反内战大会及和平请愿活动,经受了“南京下关事件”等严酷考验,产生了重大影响。遭遇白色恐怖,从上海到香港、再到解放区;响应中共“五一口号”,宣告了合作初心;参与新政协筹备,提出了新政协组成单位的建议;参加了新政协,提出关于国歌的建议,关于国庆日的建议是新政协历史上第一份“建议案”,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我们重温历史,就是要增强使命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更加奋发有为,在新征程上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履职尽责,体现“三好”要求。
四、发扬优良传统,推进作风建设
优良传统是经过长期实践证明和得到普遍赞赏的精神和经验的高度概括,作风是一贯的行为表现,优良作风是体现优良传统的表现,高尚风范是对优良作风的美称。发扬优良传统包括对精神的吸收和传播,发扬优良作风则必须体现在行为上。
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创造了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确保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具有表率和引领作用,各民主党派形成了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概括为:与党同心、爱国为民、精诚合作、敬业奉献。其中,民进的优良传统概括为:“三个坚持”,首要的是“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民进的政治立场,也是多党合作的根基和本质,是另外两个“坚持”的根本保障和前提。“爱国、民主、团结、求实”是民进的价值取向,也是多党合作的思想共识。“立会为公”是民进组织和会员的行为准则,也是多党合作的基本操守,“为公”就是为国家、民族、人民,把公共利益、公众利益放在前面。凡是不能“爱国、民主、团结、求实”“为公”的政党和组织,终究是不受人民支持,也不可能彼此合作的。我们重温历史,就是要学习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品格和建设经验,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全面加强自身建设,自觉按照“三个从严”的要求,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扎实推进“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从自己做起,严守法纪,弘扬优良传统,秉持民主、团结、务实、清廉的价值取向,践行优良作风,保持进步性,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良好形象,为政风社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本文系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在民进中央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来源:民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