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多维度打造防灾减灾“全民课堂”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3 11:14 1

摘要: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海淀区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主题,推出180余场科普宣讲、高校园区沉浸式演练及科技场馆开放活动等,将防灾知识转化为可操作、可体验的实用技能。海淀区正以科技之力与民生视角,构建全民参与的防灾减灾新格

移动式VR震感体验车模拟地震灾害场景 区地震局/供图

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海淀区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主题,推出180余场科普宣讲、高校园区沉浸式演练及科技场馆开放活动等,将防灾知识转化为可操作、可体验的实用技能。海淀区正以科技之力与民生视角,构建全民参与的防灾减灾新格局。

180余场宣讲织就民生防护网

“先绕两圈,再穿过去拉紧,记住‘绕、穿、拉’三个字,这个逃生绳结就打好了!”在八里庄街道慧美八里党群文化中心,消防员正用通俗的口诀向居民传授单套腰结等绳结的打法。居民张阿姨举着手机,边录视频边说:“这方法好记,回去教给老伴!”与此同时,此次海淀区防震减灾科普面对面宣讲活动还以短视频的形式,展示了地震逃生技巧、心肺复苏实操等环节。

在紫竹院街道,第七届海淀邻里节融入地震主题徽章手工制作;田村路街道东营房社区通过互动问答让居民牢记“伏地、遮挡、手抓牢”的避震三原则……这些接地气的地震科普活动正在海淀区如火如荼地开展。据悉,作为区级民生实事项目,海淀区防震减灾科普面对面宣讲系列活动今年计划开展180余场,依托5支科普志愿服务队、1支专业宣讲团,以及消防、医疗等部门,深入街道、社区、学校等多元场景,化专业知识为百姓语言,化抽象理论为可感实物,让防灾减灾知识“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

通过海淀区防震减灾科普面对面宣讲系列活动,区地震局将不断增强公众应对灾害的信心,推动公众防灾意识从“要我防”变为“我要防”,切实以每个个体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守护千家万户美好家园,筑牢海淀安全防线,构建起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防灾减灾新格局。

科技赋能筑牢安全屏障

“收到地震预警信息不知该不该跑?”“该往什么地方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内开展的地震应急讲座上,专家结合地震案例,详细讲解“躲、跑、防”三要素。在随后的应急演练中,学校保卫处人员从“地下”到“地上”全程模拟地震应急疏散场景,检验“先避险后撤离”的实践能力。

在中关村壹号,随着会议室电子大屏突然弹出地震预警信息,演练人员迅速进行就近躲避、有序撤离。活动还设置地震体验车、震感模拟台、AR地震隐患搜查、VR地震逃生训练等9个体验项目。“这种沉浸式体验比单纯的讲座更有效果。”“有了前沿科技的加持,我们才能模拟更多安全应急场景。”园区企业员工表示。

截至目前,海淀区地震应急演练进高校进企业服务活动已累计受众数千人。未来几日还将陆续走进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高校及科技园区,以量身定制的地震科普活动方案,不断提升驻区高校和园区企业的地震应急响应能力。

激活地震科普新动能

“同学们,这位就是陈宗器先生,是他开创了中国地磁科学的先河……”在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定慧里小学的学生们跟随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红强,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科学之旅。在震源物理实验室,岩石压裂实验直观展示地震发生的力学原理;振动台上,学生们搭建的抗震建筑模型在模拟震动中接受“考验”。“原来砖混结构和砖结构的抗震性能差别这么大!”学生们感叹道。

作为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重头戏”,区地震局依托海淀区科技资源优势,积极动员国家地震紧急救援基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安全馆等驻区科研院所与研学实践基地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并推出“实景体验+实验演示+技能培训”三大核心板块。同时,全区各防灾减灾教育试点学校也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以社团、班级、年级为单位,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地震科普活动。海淀区翠湖小学策划地震故事征文、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参观等环节;清华附中志新学校排演防震减灾主题戏剧,为地震科普知识注入了艺术动能。

为深入发掘“科学”与“安全”在地震科普中的双重价值,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期间,区地震局与区教科院深化合作,将第五届海淀区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中呈现的优质讲解内容,录制成12集科普短视频《海淀区地震科普微课堂(第二季)》,并于全国防灾减灾日当天在区教科院空中课堂及其他线上宣传平台同步上线。

“普法+实操”让安全意识入脑入心

为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法治意识,提升应急避险能力,5月10日,海淀区国动办联合上地街道在上地南路社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防灾有我,法治护航”防灾减灾日主题活动。活动采用“法治宣传+技能实操”模式,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堂既实用又有趣的安全课。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国动宣教进社区,防灾减灾知识技能培训”是活动的一大亮点。此次活动邀请了蓝天救援队,通过“知识科普+现场演示+邻里互动”的全链条设计,推动防灾意识深入人心。救援队队员结合近期多地火灾、地震案例,剖析了楼道堆物、电路老化等常见隐患的致灾风险,并以模拟道具演示了心肺复苏的标准流程,详细讲解了创伤包扎、绳结绑扎等实用技能。居民们积极踊跃互动提问,现场气氛热烈。参与演练的居民刘先生表示:“这种‘手把手’教学很实用,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

本次活动通过“场景化普法+实战化演练”的创新形式,将普法与防灾减灾技能宣传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了国动宣教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下一步,海淀区国动办将围绕“国动法治在线”“国动七进入”品牌,深入开展国动普法、宣教进社区系列活动。通过法治微动漫展播、沉浸式普法体验、技能实操培训等多元形式,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格局,推动法律法规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强化全民国防法治意识,筑牢国防动员群众基础。

记者 祖佳琪 张伟华

来源:海淀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