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有所获 志有所立①——成都七中育才学校金堂分校劳动教育创新实践纪实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3 16:13 1

摘要: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实践,是教育的鲜活课堂。从田间地头的“自然学堂”到匠心独运的“非遗工坊”,从科技赋能的“智慧农场”到家校联动的“生活课堂”——金堂县各学校因地制宜,打造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品牌,让“劳动最光荣”的信念扎根童心,让“创造向未来”的种子悄然萌发

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实践,是教育的鲜活课堂。从田间地头的“自然学堂”到匠心独运的“非遗工坊”,从科技赋能的“智慧农场”到家校联动的“生活课堂”——金堂县各学校因地制宜,打造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品牌,让“劳动最光荣”的信念扎根童心,让“创造向未来”的种子悄然萌发。

今天,我们将走进成都七中育才学校金堂分校的劳动教育现场,看孩子们如何用双手丈量土地的温度,用汗水浇灌成长的智慧,用创新点亮劳动的意义。

在成都七中育才学校金堂分校,劳动教育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理念,一种生活方式。学校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具有正确劳动观念、必备劳动能力、积极劳动精神和良好劳动习惯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创设基地,开发多维度劳动实践平台

学校精心打造劳动实践教育场所,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机会。

01

智慧农业实验园

结合科技与劳动,学生们在这里进行无土栽培、植物缺素实验等实践活动,感受现代农业的魅力。

02

“花果山”学科融合基地

集生物、物理、美术等多学科教学于一体,开展“我与小树共成长”“桃李采摘节”“花卉博览节”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种植的乐趣,探寻劳动之美。

03

“百菜园”田间劳动实践基地

位于校园内的这块小小田地,成为了学生们参与传统农业劳作的大舞台,从松土、播种到施肥,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协作与责任。

04

校外综合实践基地

每年春天,学校组织同学们走进工厂、走进军营、走进高校,带领同学们学会健体、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在走进工厂参观体验的过程中,同学们了解现代工业中不同的职业特点,了解家乡巨变,感受劳动的力量。

二、课程建构,特色化与校本化的结合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金堂分校以“特色化开展、校本化实施”为顶层设计原则,建立了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及综合实践课在内的完整课程体系。

01

必修课程

每周固定一节课作为劳动教育课,注重师资培训、教材整合与学科融合,提升常态化开展的整合能力。

02

自主开发了如“绣工坊”“生生不息”“小厨”“陶艺”“自行车维修”等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03

综合实践课程

强调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位一体”的育人环境构建,定期开设“我当三天家”家庭劳动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三天中亲历理财、做菜煮饭、整理内务等,提升学生生活技能与家庭责任意识。

三、实践育人,动手动脑又励志

以自我服务为基础,提升学生日常生活劳动技能。

01

校园美化常态化

学校将日常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建立常态化校园保洁机制。班级每日落实“一日三扫”卫生保洁,每周常态化开展大扫除活动;学生每周参与班级劳动,每学期完成校内劳动任务;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垃圾桶洗刷刷”活动。通过全员参与的劳动实践,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共建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

02

志愿服务体系化

学校坚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个班级按顺序依次承担值周班志愿服务任务,经过系统培训后,同学们穿上志愿者服,手拿劳动工具开展服务,为校园的干净整洁贡献力量。

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石,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关键路径。成都七中育才学校金堂分校将继续秉持“用劳动之美 点亮多彩育才”的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正确劳动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青少年。

来源:鹏煊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