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3日,以“长城之约·和合共生”为主题的2025北京长城文化节开幕。北京商报记者从开幕式获悉,2027年初,坐落在长城脚下的中国长城博物馆预计对外正式开放。改造后的博物馆将发挥“长城脚下”这一空间特点,融合博物馆与自然景观。此外,本次长城文化节构建了“1+
5月13日,以“长城之约·和合共生”为主题的2025北京长城文化节开幕。北京商报记者从开幕式获悉,2027年初,坐落在长城脚下的中国长城博物馆预计对外正式开放。改造后的博物馆将发挥“长城脚下”这一空间特点,融合博物馆与自然景观。此外,本次长城文化节构建了“1+4+N”的活动体系,除开幕式外,2025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等四场京津冀长城文化重点活动也接力登场。长城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开展持续全年的长城主题文化活动。
发挥“长城脚下”的空间特点
在开幕式上,首都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张宇介绍,2026年底,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八达岭长城景区内的中国长城博物馆将具备开馆条件。
2024年,延庆区实施7项长城本体修缮工程,涵盖砖石、土边长城,同步推进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打造国家级文化地标。
张宇表示,中国长城博物馆坐落在一个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改造提升工作便结合了这一空间特点,从设计角度把博物馆和自然景观巧妙融合,既不影响长城整体的文化特性和自然属性,也体现出“坐落在长城脚下的博物馆”的独特性与吸引力。
目前,改造团队正在撰写中国长城博物馆的总体大纲,也在结合博物馆的内装、整个建筑的造型和流线设计展览的风格,力图用博物馆语言更全面、有力地展示长城文化。
“我们希望观众能更深刻地体会到长城文化。一方面,他们可以感受博物馆对长城文化的解读,另一方面,他们又能实际看到长城这一伟大的文化遗产。”张宇说道。
4场重点活动、10条自驾游线路
本次长城文化节构建了“1+4+N”的活动体系,除开幕式外,四场京津冀长城文化重点活动也将接力登场。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张立新介绍,第一场活动是2025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以“守护文化遗产 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共设置主论坛、青年论坛两个板块,邀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围绕长城文化研究、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等展开交流。其主论坛在5月13日北京长城文化节开幕后率先举行。
第二场活动是京津冀长城文物主题邮鉴推荐活动,将于6月在天津市黄崖关长城举行。活动将发布京津冀长城文物主题邮鉴示范线路。第三场活动是京津冀长城保护成果国际传播活动,将于9月中旬在河北省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举办。第四场则是黄花城水长城文旅系列活动专场,该专场活动将从9月持续到10月,在北京市怀柔区举办。届时将有高水平的音乐文艺表演,同时还将推出怀柔国潮文化和慕田峪长城马拉松。
此外,长城文化节期间,各区还将创新推出多项特色文商旅体系列活动,覆盖传统戏曲、现代文创、文物研讨、户外运动等领域,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其中包括门头沟区柏峪燕歌戏曲展演、密云区古北口长城庙会、昌平区“居庸山月”系列活动、延庆区北京长城音乐会、怀柔区箭扣长城保护对话、密云长城摄影展与北京长城主题文创大赛、长城越野挑战赛等。
开幕式上,北京市文旅局还发布10条“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自驾游线路,辐射联动长城沿线丰富的文旅资源,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长城文化体验之旅。
据介绍,10条线路串联门头沟、昌平、延庆、怀柔、密云、平谷六区,辐射联动八达岭长城景区、居庸关长城、慕田峪长城、黄花城水长城、司马台长城等多个优质旅游景区,以及超2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游客可沿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主干道便捷抵达重要景点,深入体验长城的魅力。
北京商报记者 关子辰 牛清妍
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