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为18万名失能老年人开展免费“健康敲门”服务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3 16:51 1

摘要:3月28日,《河南省老年“六健”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印发,全面实施“健智”“健耳”“健齿”“健心”“健食”“健体”(简称老年“六健”)专项行动。其中,“健体”行动将开展“健康敲门”服务,为不少于18万名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免费上门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及指导,改善其

□记者 梁露露 实习生 陈俐颖

3月28日,《河南省老年“六健”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印发,全面实施“健智”“健耳”“健齿”“健心”“健食”“健体”(简称老年“六健”)专项行动。其中,“健体”行动将开展“健康敲门”服务,为不少于18万名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免费上门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及指导,改善其生活质量。

5月9日至10日,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承办的2025年河南省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培训班在郑州成功举办。此次培训聚焦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领域,通过系统性、专业化的课程设置,为全省开展规范化、高质量的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工作筑牢基础,进一步推动老年健康事业发展。

从2000年到2024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从10.2%跃升至22%,人口老龄化进程呈现增速快、基数大、高龄化的显著特征。

河南是人口大省,老年人口基数大。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2年年底,全省60岁以上人口达1862万人,其中有不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这些人群的健康照护需求日益凸显,成为许多家庭“急难愁盼”的大事,也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难题。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老龄处处长朱声永在会议上指出,随着慢性病高发与身体机能衰退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对健康养老服务的刚性需求持续攀升。此次培训是对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工作的再部署、再动员,力求达到“全省工作安排一盘棋、项目管理一套模式、服务质量一个标准、绩效评价一把尺子”,指导各地规范、认真干好各项工作。

参加现场培训的市级师资要认真做好授课准备,各地要加紧组织辖区二次培训,对基层参与行动的具体人员进行技能培训,要达到提升能力、“人人过关”。

各地一线人员在服务过程中,要关注老年人的每一个健康需求,注重细节和老年人感受,要坚持洁身自好和职业操守,为失能老年人提供贴心、优质的服务。

各地各基层机构要做到“服务一人、牵手一家”,建立完善失能老年人基本信息和健康状况表,利用电话、微信等途径,经常性对其本人或家庭照护者进行康复护理指导,及时解答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诉求。

各地要及时、准确地将服务过程中的数据录入系统,加强质控管理,定期做好服务进展总结。

各地各相关单位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提高认识,提升能力,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作风,进一步推动老年健康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健康河南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本次培训班为期两天,特邀省内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认知、心理、中医药、健康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十余位权威专家参与授课,内容围绕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方案解读、16项服务内容核心知识技能、评估服务系统应用等展开培训。同时,培训班还就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困难与意见建议等进行分组研讨交流,总结经验,优化服务,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老龄处四级主任科员李梦凡对《2025年河南省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工作方案》进行了深入解读。她从多个关键维度出发,详细阐述了行动背景与意义、服务对象与主体、服务内容与流程以及行动安排与要求。李梦凡着重指出,今年的行动目标十分明确,即要为全省不少于18万名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免费上门提供健康服务。通过这一举措,切实改善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健康服务带来的获得感。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赵阳以《老年健康评估和生活方式管理》为题进行了分享。赵阳首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以及老年医疗卫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剖析,接着提出了老年人健康体检评估要点以及老年健康生活方式管理要点。她形象地将老年健康评估比喻为“发现问题的眼睛”,把生活方式干预称作“解决问题的双手”,强调两者相辅相成,对促进老年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分组讨论环节,参加培训的成员们围绕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分享、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省级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工作下一步组织部署的建议三个话题展开激烈讨论。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一病区副主任靳楠楠介绍,作为河南省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基地之一,该院老年医学中心现设有5个病区、开放床位280张,构建起集医疗、护理、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值得关注的是,医院加入了“豫健护理到家”平台,通过专业化上门服务,将医疗护理服务延伸至家庭终端,有效填补了居家照护的空白。靳楠楠同时指出了基层服务现存短板:社区及下级医疗机构普遍存在专业人才短缺、连续性照护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亟须通过系统化培训和智能化设备应用,进一步提升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健康保障水平。

信阳市卫生健康委老龄科科员李攀介绍,信阳市通过建立动态调度机制,对工作滞后单位开展重点督导,确保服务精准落地。同时,组建由全科医生、专科护士、康复治疗师构成的专业团队,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定制化上门健康服务。但李攀也坦言,目前仍面临专业人力资源紧张、服务设施配备不足等现实挑战,制约着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针对医养结合发展路径,平顶山市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事务中心副主任庞璐强调,医养结合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升老年人生命质量。面对社会对医养结合认知度不足的现状,她建议医养结合机构需主动承担起理念传播责任,帮助老年人及其家属正确认识医养结合模式的优势。这不仅有助于消除误解、避免不实信息扩散,更能促进医患良性互动,保障机构服务品质,推动构建和谐共生的医养服务生态。

来源:大河健康报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