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获”火星液态水痕迹!中国科学家交出关键答案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3 17:32 1

摘要:火星一直呈现出干燥贫瘠之象,然而近年来的科学证据越来越印证这个红色星球曾经水源丰富。据最新研究显示,液态水可能被封存在火星地下几公里处的岩石中,这比之前认为的更接近火星表面。

火星一直呈现出干燥贫瘠之象,然而近年来的科学证据越来越印证这个红色星球曾经水源丰富。据最新研究显示,液态水可能被封存在火星地下几公里处的岩石中,这比之前认为的更接近火星表面。

一个由中国牵头的国际研究小组根据美国宇航局(NASA)现已退役的洞察号着陆器的数据,分析了2018年至2022年间记录的“火星地震”和陨石撞击产生的地震波。他们揭示了火星地壳中一个神秘区域,并认为一层饱和水的岩石层是最佳解释。

根据他们上个月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上的论文,如果得到证实,这层深度在5.4公里至8公里之间的地下水层,其储水量可能相当于一个厚度达780米的全球水层。

中国科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米兰比可卡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考虑到逃逸到太空、被岩石锁住或以冰和水蒸气形式残留的水,这一水量与科学家们认为的火星缺失水量相符。

他们在论文中写道:“我们的研究结果首次提供了火星上地壳底部存在液态水的地震学观测证据,这将加深我们对火星水循环以及该星球上宜居环境潜在演化的理解。”

美国宇航局的“洞察号”着陆器于2018年抵达火星,肩负着一项独特的使命:聆听火星地下发生的一切。四年来,它使用一台灵敏的地震仪探测由地壳应力和陨石撞击引起的细微地面运动。

就像医生使用超声波扫描人体内部一样,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地震波在火星内部的传播方式,拼凑出了有关火星地下层的信息。在2022年关闭之前,洞察号记录了超过1000次地震事件,积累了大量数据,研究人员至今仍在对其进行分析。

2024年,一项突破性进展出现: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团队发现,火星中地壳(深度约11至20公里)可能包含充满液态水的破碎岩石。他们的研究基于理论模型,首次有力地证明了火星可能仍然拥有地下水。

这项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领导的新研究则更进了一步。

此前大多数火星地震研究依赖于低频数据,这些数据只能探测到大规模结构,而该团队则使用了高频信号,这使得他们能够更清晰地观测火星地壳上层10公里处约 500 米的分辨率。

通过观察洞察号记录的三次特定地震事件的信号——包括有史以来在其他行星上记录到的最强地震,研究人员发现,在约5.4公里至8公里深处,波速明显下降。这通常表明存在一层充满液态水的多孔岩石。

在那个深度,火星上的温度和压力足以让水保持液态。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区域可能代表着现代火星上液态水的“最后避难所”。

虽然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但这些水仍然太深,现有的钻探技术无法获取,至少在短期内不能。

该团队还提醒说,他们的估计仅基于“洞察号”着陆器正下方区域的数据。他们写道,未来在洞察号着陆点和火星其他地区部署更先进的地震仪任务将有助于证实他们的发现。

来源:笔迹科学社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