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夏的吉林省梨树县孤家子镇,覆膜的黑土地里白色波浪滚滚。薄膜下,4月播种的鲜食玉米已经破土而出,农户们正精心打理着这些鲜食玉米,每公顷将有4万多棒的产量,收完地还能种一茬庄稼。
中华时报记者王洪伟/王春宝
初夏的吉林省梨树县孤家子镇,覆膜的黑土地里白色波浪滚滚。薄膜下,4月播种的鲜食玉米已经破土而出,农户们正精心打理着这些鲜食玉米,每公顷将有4万多棒的产量,收完地还能种一茬庄稼。
"覆膜技术让玉米早熟半个月,8月收完接着种萝卜、白菜。"四平鲜谷食品总经理孙仙宇说。这位返乡创业的农学专家,带领团队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培育出适合黑土地的"梨花糯""黄糯"品种。农户张波去年试种2公顷,增收3万多元,今年全镇种植面积已突破1800亩。
企业创新"三包一统"模式:包种子地膜肥料、包技术指导、包产品收购。农技专家定期"田间坐诊",从行距把控到有机肥施用手把手教学。线上线下联动销售日均2万棒,今年规划种植1.5万亩,真正让玉米变“金条”。
黑土地上,科技赋能正在改写传统农耕剧本。每亩5000元产值背后,是土地利用率提升30%的智慧,是200余农户家门口就业的幸福,更孕育着"鲜食玉米+"的乡村振兴新可能。当8月的收割机轰鸣响起,这些裹着清甜的金色希望,将乘坐电商快车奔向全国餐桌。
来源:记者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