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阎良区武屯街道对标区委“八个持续提升”工作要求,锚定全街“八个持续提质”目标,创新实施“五个一”工作法,将社会救助、养老服务、退役军人保障、卫生健康、食品安全监管等民生工作编织成守护群众幸福的坚实网络,让民生蓝图在实干中渐次铺展、照进现实。
今年以来,阎良区武屯街道对标区委“八个持续提升”工作要求,锚定全街“八个持续提质”目标,创新实施“五个一”工作法,将社会救助、养老服务、退役军人保障、卫生健康、食品安全监管等民生工作编织成守护群众幸福的坚实网络,让民生蓝图在实干中渐次铺展、照进现实。
织密一张保障网,兜牢民生幸福底线。
武屯街道以“3+2”分层分类救助帮扶体系(即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3类救助层次,物质类和服务类2类救助形式)为经纬,全力编织起密实的民生保障网,牢牢兜住困难群众的生活底线。依托大数据比对技术,精准锁定低保、特困、残障等困难群体,通过“主动发现+快速响应”机制,推动医疗帮扶、教育资助、残疾人保障等惠民政策直抵基层,让每一份救助都精准对接需求。与此同时,街道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主动上门倾听群众诉求,用实实在在的暖心服务,为困难家庭点亮生活希望。今年以来,武屯街道已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6.55万元,帮助11户困难家庭渡过难关;动态优化低保管理,新增12户38人纳入保障范围,清退5户5人,真正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让社会救助既有力度,更显温度。
落好一盘养老棋局,激活银铃生活活力。
武屯街道以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为抓手,精心布局养老服务“棋局”。农村互助幸福院、邻里互助点搭建起邻里互助平台,老人们在此共享棋牌之乐、共话家常,让乡村养老充满烟火温情;社区食堂供应营养餐食,提供贴心送餐服务,暖胃更暖心。日间照料中心配备适老化设施,开展象棋大赛、免费理发等助老爱老活动;综合养老院依托专业团队,为老人们提供全天候照护。此外,街道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组建秦腔自乐班,开展“万千行动”惠民演出10余场,惠及老人超1000余人次。通过物质保障与精神滋养“双轮”驱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让夕阳生活绽放出别样光彩。
筑牢一道安全红线,守护群众舌尖幸福。
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的“关键一环”。今年第一季度,武屯街道将辖区309家企业主体全部纳入监管,90名C、D级包保干部压实责任,实现督导率100%,督导中发现问题率1.02%,并以高效执行力确保所有问题整改率达100%。同时,街道织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监管网络,对辖区餐饮门店、商超、集会开展常态化巡查,定期组织食品安全知识进农村、进校园活动提升群众辨识能力;联合市场监管部门设立快速检测点,开展“你点我检”行动,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以“零容忍”态度打击违法行为,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让“吃得安心”成为生活标配。
架起一条连心桥梁,凝聚尊崇服务力量。
退役军人服务站化身连接“最可爱的人”的温暖桥梁。武屯街道依托“一人一档”精准服务机制,构建起全流程服务体系,从优待金及时发放、优待证常态化办理,到就业创业专业指导、权益维护,事事尽显关怀。今年累计为32名退役军人办理优待证,更新光荣牌38张,为辖区荣获二等功现役军人家属隆重送去喜报,走访慰问6户困难退役军人、499人农村籍退役军人及现役军人家属,并发放慰问品,切实解决急难愁盼问题,鼓励辖区青年退役军人创办社区食堂,同时,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营造尊崇氛围,激励退役军人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中再立新功。
办好一桩民生实事,筑牢健康服务根基。
武屯街道多维度构建基层健康服务网络,全方位守护群众健康。今年以来,组织17场健康知识讲座,邀请卫生院专业人士围绕冬春季传染病防治、中医养生等开展专题科普,惠及1500余人次;创新宣传模式,通过广播定时播报、宣传栏更新、微信群推送等渠道,发布30余条健康科普信息,发放1672份知识手册;扎实推进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完成6270份并实现“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家庭医生签约率达80%,提供疾病咨询、随访诊疗等个性化服务;同时,持续推进村卫生室公有化项目,优化基层医疗资源配置,切实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从细微处入手,在关键处发力。阎良区武屯街道将持续深化“五个一”工作法,对标群众新期待,聚焦民生新需求,持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提升退役军人保障水平,筑牢健康服务根基,守牢食品安全底线,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饱满的热情,奋力书写新时代民生幸福答卷,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辖区全体村民。
来源:西部时代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