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甘肃庆城:全链条发力助推苹果产业提质增效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3 19:43 1

摘要:近年来,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从苹果品种、品质、品牌等方面下功夫,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动苹果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小苹果,已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大产业。

近年来,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从苹果品种、品质、品牌等方面下功夫,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动苹果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小苹果,已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大产业。

冷库储存 延长苹果销售时间

近日,走进位于庆城县赤城镇的庆城县普润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果库,尽管果库温度有些低,但却丝毫不影响工人们的工作热情,大家分工明确,忙着分拣、装箱、拉运苹果,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正在车间分拣苹果的赤城镇赤城村村民杨杰说:“我在这里干了3年了,每年收入3万元左右。我家里还有5亩果园,农忙时我和丈夫一起打理自家果园,农闲时就到这里务工。”

工人正在分拣苹果(李云 摄)

据悉,该公司的果库在去年10月苹果成熟后,库存苹果1.5万吨,公司的销售、代储存渠道已扩展到四川、广东、湖北、上海等十余个省份。“平均每天发往市场的苹果在75吨左右,全力确保市场需求。截至目前,储藏的苹果已销售9000多吨。”该公司会计贾丽丽说。

目前,赤城镇果园留存面积3.63万亩,2024年苹果总产量达7万多吨。已建成SOD奶蜜优质苹果示范点7个,培育优质果园示范户35个,10亩以上苹果种植大户1072户,果品产量达万吨以上,经济效益5000万元。岐黄养生苹果推广面积达2000亩,产量3000吨,产值3000万元。

多方发力、多措并举,庆城县苹果产业正向着生产投资小、果农收益高、群众分散经营与合作组织全程服务相结合的现代果业大步迈进。2024年,全县苹果产量达到26.1万吨,实现全产业链产值20.2亿元。

分选销售 让好苹果卖出好价钱

走进位于庆城县白马铺镇的庆城县金诚果蔬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一幅幅忙碌的画面映入眼帘。经过全自动水洗、烘干、全局扫描等多个环节,一颗颗色泽艳丽、果形端正的“庆阳苹果”被分拣、贴标后,分装在规格统一的包装箱中。

“这条苹果分选线,每小时可分选苹果2000公斤。”庆城县金诚果蔬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正川介绍,“分选项目包括果形、果个(或果重)、着色度、含糖量、病害等20多项检测,分选出不同等级的苹果,然后再打包发送到客户手里,全程冷链以保证苹果的新鲜度。”

为了延长产业链,2017年,该公司投资1200万元,购置迈夫诺达法国进口苹果全自动生产线一条,使苹果从分拣到包装,再到装箱,都采用精细化的分选标准,让原来单一的产品模式升级成了16个等级,大幅提高了优质苹果的销售价格。

“为了保证苹果的新鲜度,采摘的苹果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预冷,经过预冷后再转入冷藏库中保鲜,最长可保持一年的货架期。”肖正川说,气调库和选果线的建设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公司也承担社会责任,带动广大果农增收。自苹果分选设备投入使用以来,累计为当地果农免费分选苹果上万吨。

气调库里储存的苹果(李云 摄)

2018年,金诚果蔬有限公司成立了南庄分公司,建成冷藏保鲜库50座,年存储能力可达2.5万吨,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苹果存放难的问题。

近年来,庆城县根据种植规模和区域分布,全面推进分拣预冷装备建设。在苹果主产镇、村集中建设产地采后处理中心,积极开展集中分拣、预冷、收购等服务,苹果分拣、储藏保鲜能力全面提升。

“有了好技术、好果子,还要让苹果卖出去、卖上好价格。”庆城县果业发展中心主任张宏福介绍,目前全县共发展果品企业38家、合作组织141家,依托合作组织参与技术指导、信息对接、贮藏保鲜、收购销售,围绕“统一物资、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全程服务,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化农业的有机衔接。

擦亮品牌 让庆阳苹果更具知名度

2024年10月13日,庆城县在白马铺镇举行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推进大会暨“我为果农卖苹果”展销定购交易大会,会上评选出直径115厘米、重700克的“瑞雪”果王和直径125厘米、重750克的“红富士”果王,两个“果王”最终以3388元的价格拍卖成交。

深圳市雄记农产品有限公司已连续七年来庆阳采购苹果。在这次大会上,该公司与果农签订了2万吨苹果采购订单。“庆阳苹果个头大、色泽艳丽,口感清脆,市场反馈很好,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深圳市雄记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翁仁雄说。

近年来,庆城县以庆城苹果试验示范站为平台,围绕苹果产业的生态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进行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积极试验示范瑞雪、瑞阳等新品种,大力推广应用“西农”旱地矮化栽培新技术,为全县苹果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促进庆城苹果产业提档升级。

走进位于赤城镇街道的甘肃珍果源绿色生态农产品特营店,苹果、中药材、黄花菜、荞麦面……一排排赤城特色优质农产品摆满了货架,销售人员正通过网络直播,推介赤城苹果。

工作人员正在将苹果装箱(李云 摄)

“我们的特营店主要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销售苹果,截至目前,销售额达到20多万元,产品主要销售到江浙沪地区。”该特营店销售人员曹自骞说。

据了解,赤城镇围绕特营店建设,在全镇范围内筛选56个生态绿色苹果示范园,对农户进行专题培训,带动更多农户改造果园,提升果品质量。同时,与全镇9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主体签订入股合作协议,实现产销对接和利益共享。围绕全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组建18人的直播团队进行网络宣传,持续提升庆城苹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如今,庆城苹果已拥有“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有机食品认证”4张国家级名片,注册了“金诚”“丰泰”“赤蜜SOD奶蜜”“篱原红”4个企业商标,形成了“‘甘味’品牌+‘庆阳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庆州壹品’县域公用品牌+企业商标品牌”的庆城苹果商标体系。(李云)

来源:中国甘肃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