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知道我终将面对命运》,读了内容再看书名,真的很唏嘘,诗人大多高敏感,他们感性,能够感知宏大也能感知微小,但他们大多又有多舛的命运。
《我知道我终将面对命运》,读了内容再看书名,真的很唏嘘,诗人大多高敏感,他们感性,能够感知宏大也能感知微小,但他们大多又有多舛的命运。
《我知道我终将面对命运》是余光中的“文学三书”之一,聚焦“世界名诗”,是一本西方诗歌入门书。
书籍收录了华兹华斯、拜伦、济慈、雪莱、爱伦·坡、惠特曼、哈代、叶芝等27位大诗人的诗歌,涵盖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现代派、意象派等重要诗歌派别,十四行体、歌谣体、叠句诗等格律诗和半自由体诗等。
在这本书中,余光中是翻译家,收录的诗歌都是他个人所译;是评论家,他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并对诗歌进行点评;是诗人,书籍收录了他的《乡愁》《乡愁四韵》《翠玉白菜》等诗歌的中英文。
人生不能没有诗。读诗、读诗人的生平、读余光中的赏析真的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先说说几位诗人的命运。
华兹华斯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童年父母双亡,由看护人抚养长大。他极有写诗天赋,和好友柯立基合出诗集《抒情歌集》,成为浪漫运动最初的奠基杰作。后两人定居湖畔,吟咏终生,有诗歌、有美景、有好友,这太让人羡慕了。
爱伦·坡就比较惨了,一生都是悲剧。他两岁就成为孤儿,被养父母抚养长大,人很叛逆,养父送他去西 点 军 校上学,半年就被开除了。工作后也是不断被解聘,妻子身体不好,15岁就患了肺病,后又早早地死去。爱伦·坡一生都穷困潦倒,四十多岁就去世了。
拜伦只活了三十多岁,十八岁就出版诗集,被批评后,他也很有脾气,两年后用一首长诗将当时文坛的老辈诗人都骂了个遍。
雪莱的一生也充满悲剧,被牛津大学开除,又因为行为不轨社死,还惹得少女为他自S。不过他的诗歌真的很有特色,像高歌的云雀。他在《英伦:一八一九年》中写:百姓在荒地废田上被饿死,杀S——摧残自由,且强掳横掠的军队已沦为一把双刃剑,任挥着是谁……,真的好喜欢这种针砭时弊的诗。
书里有好多美丽的诗歌,读者可以读英文原版,也可以读余光中先生的译文。
此外,书籍收录了很多国外名画,如凡·高的《罂粟花田》、雷诺阿的《恋人》、艾瓦佐夫斯基《九级浪》、米勒的《播种者》、特纳《太阳在雾中升起》等,是非常好的美学启蒙书。
真的是一本从外观、插画到文字都浪漫的书。
最后,“我的歌是一种不灭的向往,
我的血沸腾,未火浴灵魂
蓝墨水中,听,有火的歌声
扬起,死后更清晰,也更高亢”
谢谢余光中先生,你的声音我们都听到啦。
谢谢你让我感受到西方诗歌的美好!
来源:断鹰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