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平台良莠不齐,京东美团等平台被五部门约谈,乱象如何破局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3 21:11 1

摘要:外卖行业的竞争从未停歇。早在2018年,无锡市的一场“外卖混战”便引发全国关注。当时滴滴外卖强势入局,与美团、饿了么展开补贴大战。商家被迫“二选一”,用户则享受“点外卖像不要钱”的狂欢:滴滴推出首单立减20元,美团狂撒1亿元红包,饿了么紧随其后,甚至出现“18

外卖行业的竞争从未停歇。早在2018年,无锡市的一场“外卖混战”便引发全国关注。当时滴滴外卖强势入局,与美团、饿了么展开补贴大战。商家被迫“二选一”,用户则享受“点外卖像不要钱”的狂欢:滴滴推出首单立减20元,美团狂撒1亿元红包,饿了么紧随其后,甚至出现“18元水果茶仅需支付2.5元配送费”的极端优惠。

然而,这场狂欢背后问题频发:商家因上线滴滴被美团、饿了么强制下线,骑手因订单暴增导致配送延误甚至事故频发。无锡市工商局紧急约谈三家平台,指出其涉嫌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要求停止“二选一”和过度补贴。这场地方性事件成为外卖行业无序竞争的典型案例,也为后续监管埋下伏笔。

时间来到2025年5月最近,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与七年前的无锡事件不同,此次约谈层级更高、范围更广,直指当前行业三大核心问题:

1、恶性竞争与垄断行为

京东外卖于2025年3月高调入局,主打“堂食餐厅”品质化服务,并倡导保障骑手权益,首月日单量即突破百万。然而,新玩家的加入加剧了市场竞争,平台间疑似再现“二选一”等排他性手段。约谈要求平台严格遵守《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通过强制手段挤压商户选择空间。

2、补贴乱象与市场秩序失衡

饿了么联合淘宝升级“闪购”服务,投入百亿补贴争夺用户;美团则以算法优化应对订单激增。但过度补贴导致商户接单能力超负荷、骑手配送压力剧增,甚至衍生出“影子店铺”和食品安全隐患。监管部门强调,需通过创新服务而非“烧钱”维持市场健康。

3、劳动者权益与消费安全

骑手社保缺失、交通事故率上升等问题屡被诟病。此次约谈首次明确要求平台“维护外卖骑手合法权益”,同时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杜绝超范围经营和餐饮浪费。

此次约谈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平台经济监管常态化的缩影。2024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已多次出手:约谈电商平台规范“仅退款”规则、开展网络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推动直播电商和算法透明化改革。地方层面,张掖市创新“双约谈双承诺”机制,要求平台签订安全生产和制止浪费承诺书,构建多元共治格局。

面对监管重拳,平台企业纷纷表态整改。京东强调“保障骑手权益”,饿了么称“补贴是为消费升级”,美团则承诺优化商家服务。但长远来看,行业需解决更深层矛盾:

从资本驱动的“跑马圈地”转向服务驱动的“差异化竞争”。例如,京东主打品质外卖、饿了么融入阿里新零售生态,或可探索细分市场。

利用大数据追踪异常订单、区块链技术保障食品安全,从源头减少乱象。

将骑手权益、商户生存空间纳入平台核心考核,而非仅追求GMV增长。

外卖行业的价值早已超越“送餐”本身——它连接着2亿灵活就业者、数百万商户和数亿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此次五部门约谈释放明确信号:平台经济必须告别“野蛮生长”,在规范中寻求可持续发展。

对消费者而言,监管不是限制优惠,而是保障服务质量与安全;对商户和骑手,公平竞争环境才能避免“被迫站队”与过劳风险;对平台,合规经营虽增加成本,却为长期创新赢得空间。正如专家所言,唯有“既有参天大树,又有绿草如茵”,平台经济才能真正实现“草木繁茂、生意盎然”。

外卖行业的每一次约谈,都是对“创新与监管”平衡术的考验。当补贴大战的硝烟散去,留下的是一个更需精细耕耘的市场。或许,这才是行业走向成熟的真正开端。

来源:小林科技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