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在刘少奇很快恢复冷静,已经在南方历练三年的他不是那种稳坐后方的小白,如今已经有了充足的敌后作战经验。很快山东分局的朱瑞、罗荣桓等人也赶到现场开始商谈黄金运送的事宜。
1942年4月中旬,暂居在山东临沭朱樊村内时任中共华中局书记的刘少奇接到了一封特殊的电报。
经中央决定,让他携带从我党在山东地下工厂里加工出的一万两黄金返回延安,路上要万分小心,这批黄金对党、对延安十分重要。
看着电报上的文字,刘少奇原本放松下来的神经再度紧绷起来。
要知道当时山东可是在敌占区的大后方,如此大规模的调集黄金运送,风险和难度都是急剧飙升。
好在刘少奇很快恢复冷静,已经在南方历练三年的他不是那种稳坐后方的小白,如今已经有了充足的敌后作战经验。很快山东分局的朱瑞、罗荣桓等人也赶到现场开始商谈黄金运送的事宜。
可令刘少奇诧异的是,这次黄金的数额巨大,但山东分局的同志却没有多大的情绪变化,反而习以为常。
几次询问后他才知道,这种大规模的黄金运输,山东分局经历了很多次。仔细算算,他们向延安中央提供的黄金物资已经高达十万两左右。
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小小的山东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黄金储备?延安为什么会如此紧急的需要这批黄金?
山东省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因为环境气候适宜,在农耕文明中一直都是风水宝地。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占据富饶的山东半岛,以强悍的国力量碾压其余诸国。
随着时间推移,山东地理位置的战略性虽然下降,但其富饶的土地和矿产仍旧是乱世中各大政权追逐的强夺的兵家必争之地。
到了近代,在现代思想技术的冲击下,山东一直都是位于时代最前沿。而位于招远市与龙口市交界处的玲珑金矿也成了诸多势力争抢的目标。
1885年,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地方势力开始有样学样兴办工厂。玲珑金矿所在地皮的开矿权,由当地豪强李宗岱买下。
彼时的金矿还在勘测阶段,在发现地下有大规模黄金后,李宗岱向国外银行大举借债贷款买入开矿设备。但因为经营不善,加上挖掘地理位置偏远,矿局很快就走向破产。
后来李宗岱几经周折拉来资金重新开办矿局,但在守旧势力和维新势力的斗争下,还是无功而返。李宗岱本人更是郁郁而终。
往后的几年里,李家虽然重新拿到开矿权,但受限于技术问题,营收缓慢。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之后,新生的帝国主义势力开始谋求与英法等老牌的帝国重新划分全球利益。
两派人剑拔弩张的同时,黄金昂贵的价值,使它成为了当时紧要的战略物资。
各方势力谋取在华利益,玲珑金矿这块肥肉,他们理应也要掺上一笔。
这期间德国、美国的资本相继进入与李家办理合资开矿,但因为近代国人意识的逐渐觉醒加上帝国主义在协议上的刻薄待遇,双方始终没有达成稳定的开矿协议。
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李家只能自费采矿机器的成本艰难维持,采集方法上还大都是以人力为主。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略。山东半岛突出的地理位置,很快在中日交战中沦陷。
作为曾经日本合资想要拿下的金矿,如今的作为强盗的他们没有废话直接抢下金矿的开采权,并将周围的村庄夷为平地,修建炮楼和军事设施。
可即便是自诩技术先进的日本人手上,金矿的开采竟然还是以人力为主。与此同时日本人挤压劳动工期,严格规定采矿工人必须完成任务,否则直接处以重罚。
这种原始社会才有的奴隶压榨,哪怕是资本家见了也要痛心。
在日本人的盘剥下,无数劳工在了漆黑矿洞中工作,他们瘦的皮包骨头,硕大的身子只剩下一副骨架。工作时吸入的粉尘使工人大都染上呼吸道疾病,当时的医疗条件低下,许多矿工染上病大都是不断恶化走向生命衰竭。
哪怕是下了工位也会经过层层安检,据当事人回忆与其说那里使矿场,不如说是监狱里的集中营,周围全是日本人架好的机枪和铁丝网。为了防止有人把矿石带出去,日本人会选择杀人立威。不问青红皂白,拉出一个他们觉得可疑的人当着大伙的面枪毙。
如此扭曲变态的行径说他们是禽兽、畜生都不为过。
随着抗战陷入战略对峙阶段,以蒋介石为首的国名党反动派,开始把打压我党的势力放在第一位,为此他们不择手段的对我党所在的地区实行战略封锁。任何军事物资都不允许入境。
要知道当时我党中央所占据的陕甘宁地区,本就是地处偏远、土地贫瘠,生活物资大都要从外地采购。
仅仅是延安兵工厂生产子弹所需的铅锡就一度因为紧缺导致断货,更不要说药品和粮食。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党中央开始实施推动由上而下的大生产运动,解决粮食问题。并在根据地和辖区内建设银行发行货币,解决商品流通问题。为此黄金这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就成了延安眼中的重中之重。
面对日军对金矿的疯狂盗采,我党军民开始反掠夺斗争。早在1938年山东沦陷后,胶东山东分局的同志就成立了我党抗战历史上特殊的金融机构——招远采金管理委员会。
该机构的职责主要是动员军民采集收购黄金,作为采购物资、发行货币的重要储备。
为了能够找到募集黄金路子,不少招金局的同志化装成矿工,一头扎进漆黑的矿洞里,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向工人们宣传革命的道理。
随着地下工作的开展,本就属于无产阶级的工人们陆续被我党的言论打动。
有了群众基础后,招金局开始探取黄金的运输路线,和周遭金矿的位置。凭借配合军队袭击运金车,以及动员矿工私底下开采矿石带出,胶东军区的金矿储备由少积多,成立起属于我党的炼金厂。
不到两年的时间,山东分局的炼金厂为延安提供了紧缺的黄金储备。我党在经济上改善物资的情况大获成功。
光是我党发行“抗币”就遍及全国19个解放区的根据地,大大缓解了物资流通问题,哪怕是在国军和日本的敌占区内“抗币”也是信誉可靠的货币之一。
这位我党未来的金融事业提供了宝贵的工作经验,良好的信誉也为日后人民币的发行奠定基础。
刘少奇接到中央的紧急电报后,明白此次任务的艰巨性。即便山东分区早就有在敌战区运输的经验,但这一次的数额过于巨大,需要深思熟虑想好运输的方案和路线。
对于路线的选择,当地同志给出的是之前开辟出的“渤海走廊”,经过平度、昌邑等地,从胶州西北部进入清河根据地内,再由清河南下穿过日军封锁抵达鲁南地区。在那里向西出发,经过微山湖抵达冀鲁豫边区,随后进入太行山内运往延安。
这样做虽然安全,但运送的周期太长,再加上这次金额太大。
整个山东分局探讨一天后决定目前没有更好的方法,只能按照旧有的路线运输。但在执行前,要将事情先上报中央说明难处。
不久之后,延安回复同意这个方案,同时毛主席还致电给刘少奇,希望他借着这段时间能在山东常驻一段时间,看看山东分局和根据地的工作怎么样。
有了主席批准后,刘少奇和随行同志暂时留在山东工作,视察当时夏收的情况,以及当地群众的反应。
在这段时间里,山东分局的同志也开始马不停蹄的将黄金分散后伪装。生产出来的金块被化整为零,切割熔铸成小块藏在棉衣夹层里。
据当时的老人回忆,每到一处哨卡货车上的东西会被对方翻个底朝天,金子没有别的地方藏,只能缝在衣服里面,还不能太多,每个人也就藏十两左右。押送的时间还要选在秋冬两季,防止因为衣服的问题被敌人察觉出来。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押送金子的小队要学会分散走不同的路线,而且时间上也要互相错开,降低被敌人一网打尽的风险。
刘少奇在运金队准备好后一起出发前往延安。八月初,一行人的经过鲁西南地区进入冀鲁豫边区。
本以为在冀鲁豫会遇到阻碍,但没想到敌人的看管出奇的松懈。从八月到九月中旬,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刘少奇和运金队有惊无险的抵达山西太行山。上百个运金小队,几乎没有任何损失,一万两的黄金分文不少由太行山转送延安。
由于事情顺利,比预想的时间还要早,毛主席再次致电刘少奇让他不要着急回延安,可以先去晋西北视察一下当地的工作,到时候有北方局的同志配合。
刘少奇在晋西北的视察工作一直待到了11月底,才选择返回延安。
1942年12月30日,“姗姗来迟”的刘少奇在延安的窑洞里见到了中央委员会的同志们,算是为这场跨越半年的黄金运输画上了句号。
来源:子青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