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2日,《中国日报》国际版、香港版和新媒体客户端同时聚焦我市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报道其生态保护、研学发展等情况,以此为缩影展现中国低碳发展成就。
5月12日,《中国日报》国际版、香港版和新媒体客户端同时聚焦我市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报道其生态保护、研学发展等情况,以此为缩影展现中国低碳发展成就。
据悉,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首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成员。保护区总面积1155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8%,被誉为“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经过几十年的保护,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物种越来越丰富,是名副其实的“物种宝库”与“生物基因库”。
多年来,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入挖掘本土资源,以自然资源和科研成果科普化的方式,在搭建基础、探索方向、拓展成效等方面发力,带领公众探索和学习自然,形成科学教育与自然教育相融合的“鼎湖山模式”,不仅为肇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借鉴。
近年来,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自然资源保护、科研监测、科普教育等方面成绩显著,屡屡被央媒聚焦。2023年,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拍摄到的赤麂、白腹巨鼠、乌灰鸫、虎斑地鸫等野生动物精彩影像,一个月内连续四次登上央视综合频道《秘境之眼》栏目;2024年,纪录片《共和国之路——献给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其第五篇章《绿水青山》聚焦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鼎湖山为缩影,反映新中国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历史性成效。
来源:知肇分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