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2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在深圳举办的“绿证走进粤港澳大湾区”活动中发言介绍,将稳步推动绿证强制消费,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对更多行业提出绿色电力消费比例要求。
文|《财经》记者 韩舒淋
编辑|马克
在中国绿证获得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倡议RE100无条件认可后,主管部门正在推动绿证机制更广泛的应用,促进绿色电力消费。
5月12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在深圳举办的“绿证走进粤港澳大湾区”活动中发言介绍,将稳步推动绿证强制消费,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对更多行业提出绿色电力消费比例要求。
3月24日,国际最具影响力的可再生能源倡议RE100发布了最新的技术导则,更新了常见问答,其中表示,企业在采用中国绿证进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声明时,将不再需要提供属性聚合和两年有效期证明,这意味着RE100对中国绿证使用从“有条件认可”变为“无条件认可”。
万劲松在发言中表示,RE100是国际绿色电力消费倡议组织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这是中国绿证走向世界的标志性成果。
5月12日,国家能源局、气候组织在深圳举办仪式宣布RE100全面认可中国绿证 摄影:韩舒淋
对于绿证的用途,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常务副院长易跃春介绍,一方面是用于绿色电力消费,企业购买后可用于支撑大型赛事等活动,打造绿电工厂、绿电园区等,提高企业产品绿色竞争力;推动企业纳入ESG报告信息披露和社会责任报告,体现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
另一方面,绿证用于核算电力消费,能耗核算,与消纳责任权重衔接,考核省级消纳权重、电解铝等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核算,以及做好与碳双控制度衔接,为碳排放核算、碳足迹计算等提供支持。
绿证的国际化未来
RE100是气候领域有影响力的两大非营利机构: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和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在2014年共同发起的倡议,加入的企业需要承诺不晚于2050年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其指定的技术导则,影响了全球诸多企业和供应链采购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方式。
气候组织首席执行官海伦·克拉克森在5月12日的活动中介绍,目前RE100的会员企业中有270家在中国采购绿电,一年上报的绿电电量达到770亿度,占其用电量的59%,其中制造业消费绿电最多,达到638.76亿度。
海伦·克拉克森在发言中表示,RE100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展示了中国绿证在国际平台的影响力,有助于RE100会员企业和供应链企业采购中国绿证来履行其可再生能源承诺,也给相关企业提供了更灵活的履约方式。
绿证是可再生能源的绿色属性证书,一千度绿电可以产生一个绿证。中国自2017年启动了绿证体系,此前中国绿证只被RE100有条件认可,需要提供额外的证明。2023年,绿证核发范围扩大到所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明确其为可再生能源电力属性的唯一凭证,2024年,绿证明确有效期为两年,并明确可再生能源项目只能在自愿减排量(CCER)和绿证中选择其一。这些机制完善之后,绿证曾经面临的有效期缺失、重复获益和属性分散问题得到解决,最终获得RE100无条件认可。
和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电池法案等法规级的绿色规则不同,RE100是非营利机构发起的倡议,参与的企业自愿承诺,可视作“市场级”的绿色规则。它虽然没有强制性,但对加入的企业而言,做出消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承诺并为之付出行动,可以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的品牌效益,也推动了可再生能源发展。
因此,诸多不同行业的头部企业加入了RE100,并且对自身供应链企业提出了消费绿色电力的要求。对在中国经营的企业而言,绿电交易和采购绿证,是最常见的实现可再生能源消费目标的手段,外企在中国推动供应链企业采购绿电绿证,中国企业也受益于供应链企业采购绿电绿证,提高了海外竞争力。
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是最早在中国采购绿电的外企之一,巴斯夫大中华区电力及可再生能源采购经理徐明介绍,巴斯夫一方面自己投资建设新能源,一方面通过电力交易及采购绿色电力证书来降低碳排放,2023年底巴斯夫提出了对自身供应链的减排目标,为此最近一两年开展大量工作,让上游供应商披露绿色电力采购情况,组织专场会议向供应商解释、宣贯国内绿电、绿证的交易政策。
风电龙头金风科技要求2025年核心供应链企业生产金风产品必须100%使用绿电,金风科技市场总监兼董事长助理侯玉涵介绍,到2024年底,金风150家核心供应链企业中,生产金风科技产品绿电使用比例大概为78%,总电量大约是4.7亿度,其中包括8万个绿证,对应8000万度绿电,占比约18%。
侯玉涵还表示,金风科技在欧洲市场的机组从2021年开始每年要做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声明(EPD),由于供应链企业绿色电力的使用,让金风比较快获得了EPD声明,主流四款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度电碳排放在4克到8.04克之间,供应链和金风的协同,让企业有能力应对国际要求。
阳光电源是光伏逆变器和储能系统龙头,阳光电源设备动力部总监毛彪彪介绍,根据阳光电源对供应商的调研,有145家供应商已经使用绿电,其中23家供应商购买了绿证,对应电量约1.8亿度。
毛彪彪还提出,作为国际化公司,希望海外工厂能够购买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建设新能源电站核发的绿证。
获得RE100的认可,意味着中国核心绿色机制在规则、标准设计上日趋完善。而下一步,如阳光电源这类出海企业购买
来源:财经杂志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