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木材为燃料的汽车?随时随地充能,捡点树杈“就能跑”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4 05:59 1

摘要:这个装置就是这台车的燃料来源,叫做木质气体发生器。把它的结构在图纸上展现出来,就是下面的这样(以及其发明者:化学工程师 Georges Imbert)。

看台奇怪的车,车尾背着圆柱形罐子,罐子伸出一根粗管,沿着车顶通向车前头。

来到车前,管子顺着A柱延伸到车头下方,与横置气罐相连。

这个装置就是这台车的燃料来源,叫做木质气体发生器。把它的结构在图纸上展现出来,就是下面的这样(以及其发明者:化学工程师 Georges Imbert)。

供给方式就是把木头扔进罐子里,生成可燃气体后,短暂储存、冷却、过滤,再送入内燃机中燃烧提供动力。

原理是不是很简单?
但其中的工程思想要复杂的多

气体发生器的工作是从木材中获得一种特殊的气体——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物,这种气体是在木材在缺氧条件下闷烧时产生的。

因此,该系统的核心元件是气体发生器本身,它本质上是一个垂直的金属熔炉,在这个熔炉的最深处,温度能高达惊人的 1500度。

另外,气体最怕的是漏,还没到发动机里,气都跑光了那不白烧了吗?所以管道密封也很重要。

别觉得这就是加几个橡胶圈的事儿,对于某些车型而言,能做好密封就很不错了。

在熔炉中可以加入原木、木屑或烂木头,甚至农业废料,只要是有机材料都可以往里扔。换句话说,这车能实现车主的“供能自主”。

在20世纪30年代,这种车像智能手机一样普遍。那时正值非常时期,石油价值如同黄金,燃气动力成为最佳的替代方案。

德国、瑞典等,很多工业基础当时强的欧洲国家,都用这种能源形式。

燃气甲壳虫,燃起来了啊!

特别是在俄罗斯,幅员辽阔但基建很差,但偌大的西伯利亚就是不缺针叶林,加点树杈子这种车就能跑下去。

唯一不足的是效率太差——首先是发动机功率很低,比汽油机下降三分之一。另外是使用效率低,跑个80-90公里,就得花15分钟加一次木头。

烧木头,如今看来非常奢侈,因为感觉它能源转化率低嘛。而且突突突冒黑烟,看着就不环保。

第一个问题,没有专业答案......但俄罗斯有个燃气车爱好者,自己做了一辆实车进行过测试,在90 公里/小时的速度下行驶 120 公里,测出每 100 公里消耗约 50 公斤木材。

第二个问题,有答案,木材闷烧产生的气体并不排放到大气,而是进入内燃机燃烧,燃烧后的成分,与天然气燃烧后的成分非常接近,有专家说比化石能源要环保一些。

其实,当下不少机构重新开始研究燃气机,当然氢能源就是其中一个,但不是唯一一个。

有不少专家在研究生物质产生气体供能可能性。

其实也是这种烧柴汽车的延伸。

来源:动手玩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