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中医后,我才知道八段锦的真髓在于中医养生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00:35 1

摘要:习练八段锦三年有余,最深刻的体悟就是,八段锦必须在中医养生的大前提下练习,方能得其真髓,事半功倍。

习练八段锦三年有余,最深刻的体悟就是,八段锦必须在中医养生的大前提下练习,方能得其真髓,事半功倍。

如果只重每天十多分钟的八段锦练习,而不注重日常的养生保健,就如同在沙漠中播种,终难收获健康之果。

一、养生为先,要有基本的中医认知体系

中医常说:“欲练其形,先养其本。”在学习八段锦的同时,我也学习了一些中医基础理论。

从《黄帝内经》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到《伤寒论》的“阴阳平衡”,这些理论为后续的八段锦练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得第一次接触“两手托天理三焦”时,老师并未急着教我动作要领,而是先讲解三焦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

他说:“现代人久坐少动,三焦气机壅滞,这个动作就是要帮助气机升降有序。”

这种以中医理论为先导的教学方式,让我从一开始就避免了“只练其形”的误区。

二、起居有节,做到日常点滴的养成

“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起居。”老师这句话我至今铭记。

在开始系统练习前,他先为我制定了严格的作息规范:亥时(21-23点)入睡,卯时(5-7点)起床;避免熬夜伤阴,午时小憩养阳。

有次我连续熬夜加班后练习,虽然动作标准,却感到头晕目眩。

老师把脉后说:“子时一阳生,此时不睡,最伤肾气。肾气不足,再好的功法也难见效。”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八段锦必须在规律作息的基础上练习,否则不仅无益,反而可能耗伤正气。

尤其是现在很多人普遍熬夜晚睡成为习惯的年代,都知道熬夜伤身体,但很多人就是战胜不了自己,没事也要刷会手机。为了健康,一定要痛下决心改掉熬夜的恶习。

三、饮食有度,做到内养外练相得益彰

学习“调理脾胃须单举”时,老师特别强调:“三分练,七分养。”

他根据我的体质,制定了详细的饮食宜忌:早餐小米粥健脾,午餐七分饱,晚餐清淡少食;忌生冷油腻,尤其在练习前后。

记得有次贪食寒凉,次日练习时明显感到气力不济。老师说:“脾阳受损,运化无力,此时强练反而伤气。”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八段锦要发挥最佳效果,必须以合理的饮食调养为前提。

四、情志调和,养生重在养心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老师经常背诵《内经》的这段话。很多人想的过多,思虑过多,导致情志失调。

他说:“现代人最大的健康隐患不是营养不良,而是情志失调。”在教授“摇头摆尾去心火”时,他特别强调情志调节的重要性。

有段时间工作压力大时,我虽坚持练习,但效果不佳。老师指出:“心火旺盛,强练无益。”

他建议我先通过冥想静心,待情绪平和后再练习。果然,心态调整后,练习效果明显提升。这印证了中医“形神合一”的养生智慧。

五、顺应四时,做到天人合一

最让我叹服的是老师根据四时变化调整练习方案的理念。他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养生必须顺应天时。”

春季侧重疏肝,夏季注重清心,长夏着重健脾,秋季重点润肺,冬季主攻温肾。

这让我真切体会到,八段锦必须在顺应四时变化的前提下练习,才能事半功倍。

六、细节决定成败,养生不忘细微处

老师对练习环境的要求近乎苛刻:避风如避箭,忌当风口;地面要平整但不坚硬;衣着宽松舒适。

他说:“养生之道,在于防微杜渐。细节不注意,大功难成。”

有次我在空调房练习后肩颈僵硬,老师解释:“风寒之邪,最易从毛孔入侵。”

这让我明白,八段锦要在适宜的环境中练习,否则不仅无益,反而可能招致病邪。

回首八段锦的练习历程,我深刻领悟到,八段锦必须在中医养生的大前提下练习,就像鱼儿离不开水。养生是根本,八段锦是枝叶。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健康不是一蹴而就的招式,不能仅靠八段锦就能强身健体,更要注重日积月累的养生之道。

来源:活泼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