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成长、十镇街覆盖!这场特殊的“毕业礼”让粤韵在顺德唱响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19:18 1

摘要:一颦一笑间尽是戏曲韵味、婉转唱腔尽展戏曲功底……伴着细雨,一场由一群特殊的“毕业生”组成的粤剧大戏在顺德正式唱响。在声声曲调中唱出的不仅是粤曲的韵味,更是顺德粤剧薪火相传的动人旋律。

一颦一笑间尽是戏曲韵味、婉转唱腔尽展戏曲功底……伴着细雨,一场由一群特殊的“毕业生”组成的粤剧大戏在顺德正式唱响。在声声曲调中唱出的不仅是粤曲的韵味,更是顺德粤剧薪火相传的动人旋律。

广东艺术职业学院粤剧学院2021级社会人员学历提升班(顺德)毕业汇报演出。

5月10日,“红棉赞 梨园颂”——广东艺术职业学院粤剧学院2021级社会人员学历提升班(顺德)毕业汇报演出,在顺德演艺中心音乐厅举行。历经三年的系统学习,50名来自顺德各个行业的粤剧爱好者迎来“毕业典礼”,也将进一步回到各自岗位将粤剧的优秀文化进一步传承和发扬,让曲艺的韵味在顺德这座人文底蕴深厚的城市“声声不息”。

据介绍,2021级顺德社会人员学历提升班是广东艺术职业学院粤剧学院和顺德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顺德区文联、顺德区教育局、顺德区戏剧曲艺家协会的合作和创新尝试,旨在通过专业学院在粤剧知识、技能和艺术修养方面为顺德学校老师、优秀粤剧骨干提供继续教育的平台,为顺德培养更多粤剧师资力量,进一步推动顺德粤剧传承发展。

50名提升班学院顺利“毕业”。

从台步到身段练习,从唱功到乐曲学习,从妆造到曲艺文化钻研……这50名“毕业生”中有的是一线教师,有的是文艺工作者,也有部分粤剧爱好者。在三年的系统性学习中,他们兼顾工作与学业,怀揣着一颗对粤剧的热爱,坚持学习粤剧唱腔、身段及文化理论,将自己打造成一名专业的粤剧传播者。

“这三年里,老师们倾囊相授,不厌其烦地纠正我们每一个手势、每一步抬步,甚至细致到指尖的角度。”21级戏曲表演班的学生陆雪珊表示,三年的学习收获了非常多的关于粤剧知识,今后也将继续在粤剧传承之路上走下去,带着三年所学走进更多的社区、校园和各大舞台,让更多人感受到粤剧的传统文化魅力。

“粤剧学院与顺德戏剧曲艺家协会人才培养基地”授牌仪式,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新阶段。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顺德作为粤剧、粤曲的发源地之一,在粤剧曲艺方面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粤剧传承也在顺德“深根发芽”,民间私伙局兴盛,校园小戏骨频频斩获曲艺大奖。如何更进一步推动粤剧文化在顺德的青少年群体更好地延续,本次提升班给出了答案。

据了解,此次“毕业班”的学员中涵盖了顺德十个镇街的部分中小学的音乐老师。这些老师经过系统地学习后,将自身对粤剧更新的思考与更专业的知识带回学校,传输给学生。

精彩的演出让人不禁拍手叫好。

“本身我们东逸湾实验学校(小学部)同样在致力推进粤剧进校园工作,学校对粤语文化也非常重视,我也觉得这种本土的优秀文化值得不断地传承与弘扬。”顺德区东逸湾实验学校(小学部)音乐老师李迎璐表示,自己要更进一步丰富自身的专业本领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经过三年的系统学习,接下来也将更完善对学生的粤剧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粤剧。

广东音乐合奏《步步高》《旱天雷》、折子戏《雨夜忆芳容》、身段组合《梨园锦绣耀顺德》……汇演现场,学员们纷纷拿出各自所学,分别展示了打击乐演奏、经典广东音乐、折子戏等内容,压轴节目《梨园锦绣耀顺德》由顺德区戏剧曲艺家协会主席钟向红领衔,20余名学员以华美身段展现粤剧程式之美。

一颦一笑间尽是戏曲韵味,婉转唱腔尽展戏曲功底。

“这三年里,学员们系统地学习了粤剧表演、唱腔、锣鼓音乐等专业知识,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成长,对于他们在汇报演出中的表现感到很欣慰。”钟向红表示,举办培训班的初衷就是让学校的音乐老师学习粤剧基础知识,再回到学校开展粤剧教学,为粤剧传承注入更加鲜活的“血液”。

同时,钟向红也希望学员们能以此次汇演为新起点,继续精进技艺,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既能登台献艺,成为粤剧舞台的新生力量,也能扎根基层,推动粤剧走进社区,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爱上这门传统艺术。

九声六调、梆黄唱腔,丝丝粤韵早已渗透岭南水土,期待粤韵之声在顺德经久不息、花开遍地。

来源:顺德城市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