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书画家杨家全先生应邀赴素有“枣都葭州”之称的佳县开展为期数日的写生创作。此次行程旨在深入挖掘陕北黄土高原的自然风貌与人文底蕴,以传统书画语言诠释地域文化精髓,为当代艺术创作注入新的活力。
近日,书画家杨家全先生应邀赴素有“枣都葭州”之称的佳县开展为期数日的写生创作。此次行程旨在深入挖掘陕北黄土高原的自然风貌与人文底蕴,以传统书画语言诠释地域文化精髓,为当代艺术创作注入新的活力。
杨家全先生系河南省周口市人,艺术履历深厚。他于1996年加入河南省书法家协会,2003年成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2007年考入中国书法院硕士生院深造,2014年进入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研修,现为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画家、黄宾虹艺术研究院院长,并担任河南省慈善书画院书画家、河南大观美术馆书画家及河南省书画家协会理事等职。其艺术生涯成果丰硕,2014年出版个人书画集,2023年在河南大观美术馆成功举办“以线为象”个人书画展,央视书画频道及央视频分别对其艺术成就进行专题报道,形成广泛社会影响。
杨家全的艺术创作以“书画同源”为核心理念,擅长将书法线条的筋骨融入绘画语言。其山水画以极简笔触构建意境,通过凝练的墨线分割画面,形成独特的结构感与空间张力,既有黄宾虹积墨法的厚重,又兼具文人画的空灵幽淡。为追求艺术本真,他曾辟梅园植梅万株,历时两年完成120米巨幅梅花长卷,以实证精神探索自然物象与艺术表达的深度融合。这种扎根生活、师法造化的创作态度,使其作品兼具传统法度与时代气息。
榆林佳县素有“枣都”美誉,境内黄河峡谷、黄土丘陵与千年枣林交相辉映,孕育了独特的黄土文化、黄河文化与红色文化。杨家全此次写生足迹遍布民俗文化村等标志性景观,重点聚焦古村落的人文生态。他深入窑洞院落,以速写形式记录陕北民居的建筑美学与民俗场景,将民俗特色等元素融入画面构成。
值得关注的是,杨家全的写生创作始终秉持“艺术为人民”的宗旨。他在写生间隙与当地书画爱好者交流,分享“以线为象”的创作心得,并强调“最好的艺术源于平凡生活”的理念。这种互动不仅促进了地域文化传播,更体现了艺术家的社会担当。据透露,此次写生作品将纳入其正在筹备的“黄河文脉”系列创作,计划于2025年推出专题作品集,以艺术形式助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
作为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的成员,杨家全此次榆林之行延续了工作室“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传统。范扬工作室素以“行走的画院”著称,其成员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通过实地写生激活传统笔墨的当代生命力。杨家全表示,榆林的山川地貌与人文历史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未来将进一步探索传统山水画与地域文化的融合路径,力求在笔墨语言与精神内涵上实现双重突破。
杨家全说:“艺术创作需要不断汲取地域文化的养分,榆林的厚重历史与自然奇观,将成为我的艺术灵感源泉。”随着写生活动的圆满结束,杨家全已进入紧张的创作阶段。我们期待这位从“中国书法之乡”郸城走出的艺术家,以榆林之行的所见所闻为素材,创作出更多兼具艺术价值与文化深度的精品力作,让古老的黄土文明在当代书画语境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来源:汉邦文化刘辉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