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人们惯常将目光聚焦于中日经贸往来时,却鲜少意识到:日本的巨额债务位列中国第二大债务国,其余三个国家负有巨额欠款的国家是谁?谁在这场资本博弈中悄然攀升至榜首?债务数字背后,又折射出怎样的地缘经济密码?
2025年,中国外汇储备突破2.5万亿美元,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债权国。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对外债权网络早已悄然编织成一张庞大的经济地图。
当人们惯常将目光聚焦于中日经贸往来时,却鲜少意识到:日本的巨额债务位列中国第二大债务国,其余三个国家负有巨额欠款的国家是谁?谁在这场资本博弈中悄然攀升至榜首?债务数字背后,又折射出怎样的地缘经济密码?
排名第四的是巴基斯坦。
在印度洋沿岸的瓜达尔港,巨型货轮正将中国新疆的棉花与巴基斯坦的芒果经由瓜达尔港运往全球市场。这座由中方援建的深水港,是300亿美元债务的具象化体现。自2015年中巴经济走廊启动以来,中国累计投入620亿美元,铺设公路、铁路,建设工业园区。巴基斯坦用60%的优惠利率贷款与20%的无息借款,撬动了本国基建的跨越式发展——2024年瓜达尔港吞吐量同比增长40%,直接带动周边20万人就业。
然而债务背后是更复杂的战略棋局。70%的巴基斯坦军队装备来自中国,这种军事合作与经济援助的双重纽带,使巴基斯坦成为牵制印度、稳定中国西南边疆的关键支点。当印度在2023年再次挑起边境争端时,巴基斯坦的军事现代化项目悄然加速,中巴债务关系早已超越单纯的金融往来。
排名第三的是委内瑞拉。
在加拉加斯破败的街道上,加油站前排起的长队与停业的超市形成鲜明对比。这个坐拥3028亿桶石油储量的国家,却因技术落后与美国制裁陷入债务泥潭。自2016年委内瑞拉向中国借贷500亿美元以来,“石油换基建”模式成为双方合作的基石:中方援建安第斯炼油厂,铺设蒂纳科-阿纳科铁路,换取每日50万桶原油供应,其中30%用于偿还债务。
但政治动荡使合作前景蒙上阴影。2024年委内瑞拉通胀率仍维持在10万%高位,马杜罗政府与反对派的权力斗争导致多个中资项目停滞。当国际油价在2025年跌破每桶60美元时,委内瑞拉能否兑现偿债承诺,成为悬在中资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排名第二的是日本。
东京涩谷街头,白发老人与年轻上班族并肩而行背后折射出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短缺的困境。2024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9.1%,社会保障支出吞噬了财政预算的三分之一。为填补养老金缺口,日本政府向中国借贷850亿美元,这些资金被投向养老院建设与医疗设施升级。
但经济结构的矛盾愈发尖锐。日本对华出口的精密仪器与电子产品虽保持顺差,却难以抵消日元贬值的冲击。2024年日元兑美元汇率跌至1:150的34年新低,进口成本飙升加剧民生压力。当东京地铁票价在2025年迎来第七次涨价时,日本家庭正在用未来的养老金为当下的债务买单。
排名第一的是美国。
华尔街的铜牛雕像依旧昂首,但美国国债中的数字已突破34万亿美元。中国持有的1.47万亿美元美债,占美国GDP的4.9%,却成为维系这个超级大国运转的隐形绳索。自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美国用"以债养债"的模式维持高消费经济,而中国则通过持续增持美债获取美元资产。
但这种平衡正在被打破。2022年中美贸易战升级后,中国开启战略性美债抛售,2024年前两月已累计减持227亿美元。当美联储在2025年3月宣布第八次加息时,美债收益率飙升带来的违约风险,正悄然侵蚀美元霸权的根基。
从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晨光,到委内瑞拉的油田暮色;从东京银座的霓虹,到华盛顿的债务钟滴答,四大债务国的命运交织成全球经济的命运共同体。
中国的债权地位,既非传统殖民时代的资本掠夺,亦非新自由主义下的金融剥削,而是以基础设施投资撬动发展机遇,用产能合作破解资源诅咒。当美国在债务泥潭中艰难维持霸权,日本在老龄化困局里寻找出路,资源国在机遇与诅咒间摇摆时,中国正以超越零和博弈的智慧,在资本流动中书写新型国际关系的叙事。
来源:著作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