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色江山,热血铸就;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求我们必须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
王 丽
红色江山,热血铸就;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求我们必须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红色基因是我党我军在长期奋斗中淬火成钢的精神品质和优良作风,展现了革命先辈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敢于胜利的斗争精神。在伟大祖国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见证着我们党和人民军队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党我军的信仰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凝结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一路走来,人民军队之所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很重要的就是一代代官兵不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新征程上,面对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烈激荡激变的复杂局面,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从红色基因中汲取丰富的政治营养和丰厚的精神滋养,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强固信仰信念,发扬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确保我军血脉永续、根基永固、优势永存。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和军队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不可遗忘、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前提是要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我们要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建好用好军史场馆,大力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推动形成全方位的红色基因传承格局。要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设计组织符合年轻官兵认知特点的教育活动,下功夫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引导官兵在参观一件件历史文物、回望一幕幕历史场景、聆听一个个感人故事中,实现情感共鸣、灵魂共振。
红色基因镌刻在红色印记里、沉淀于红色故事中。我军在90多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不朽功勋,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奇迹,留下了无数生动感人的红色故事。我们要做红色故事的精彩讲述者、红色精神的生动诠释者,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通过组织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官兵了解“红色家谱”、汲取革命营养,引导他们自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红色基因源于实践,其生命在于实践,伟力也蕴于实践。传承红色基因不能停留在书本中、口头上,必须融入官兵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使其真正植入灵魂、融入血脉。要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立足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的现实紧迫,紧跟时代发展、紧贴强军实践、紧扣官兵思想,把握年轻官兵特点,创新工作理念方法手段,教育官兵在固本培元、爱军精武、履职尽责、创先争优中传承红色基因,永葆至真至纯的忠诚之魂、敢打必胜的血性之气、水乳交融的爱民之心,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