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居庸关长城看古人如何玩转“光速通信”?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4 09:37 1

摘要:来过北京的小朋友,一定会去爬居庸关长城。居庸关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你可能知道它是万里长城的一部分,但你是否想过,这座关口早在几千年前,就通过与之配套的烽火台,玩转了“光速通信”和“密码学”?古人在没有手机和网络的时代,早就发明了一套快速、准确、有效的信息传递系

来过北京的小朋友,一定会去爬居庸关长城。居庸关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你可能知道它是万里长城的一部分,但你是否想过,这座关口早在几千年前,就通过与之配套的烽火台,玩转了“光速通信”和“密码学”?古人在没有手机和网络的时代,早就发明了一套快速、准确、有效的信息传递系统。

古代版光纤网络烽火台

想象一下,古代没有网络,边疆有了敌情,怎么才能“光速”通知各个防线?烽火台:看我的!

一旦发现敌人,守关士兵们就会点燃火光,像是按下了“发送键”,消息接力传递,一路飞奔到指挥中心。居庸关就是这个“火光网络”中的重要“中转站”。

它犹如一种“火光光纤”,在辽阔的空间,火光映照、烟雾升腾,信号被快速传递出去。汉代规定烽火传递的最低时速是30千米。

烽火台也有自己的“编码系统”

你以为烽火台只会告诉人们“敌人来了”?当然不止!古人早就有自己的“编码系统”。就像今天我们用0和1组成了复杂的互联网世界,古代烽火台也能通过不同的信号组合传递更多信息,像敌人的人数、方向,甚至紧急程度,都可以通过火光和烟雾的组合传达出去。

比如在晚上听见有入侵但不确定情况,就燃起一把芦苇束;在白天看到500人以上进攻,就举三把烽烟,燃起一堆木柴。

不同数量种类的火光、烟雾组合,就像古代版的“摩斯密码”,信息量非常丰富。收到信号后,只有通过事先约定好的信号发布条例,才能解读,相当于密码表。那可是机密文件,没有它,外人看到火光和烟雾,也只是一头雾水。

如何确保信息不掉链子?

烽火台不仅传递速度快,还非常可靠。每个烽火台之间相隔0.5千米到2千米,一般不超过10千米,就算某个烽火台“掉线”了,信息也能通过其他烽火台继续传递。这种设计,有点儿像现代通信网络中的备份设计,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安全可靠。

烽火台一般占据高地,方便信号传播。在设计时要考虑士兵们的日常生活,烽火台往往沿河分布,方便用水,在敌人沿河袭击时,还能起到防御作用。

有的烽火台主要是用土筑成的,而有的是夯土加草,为了防潮再用草泥多次粉刷。

一座座烽火台,守护着边境,一守就是几千年。后来,还增加了炮声、悬挂灯笼、彩旗、青衫、皮袄等传递信息。

居庸关的烽火台系统,让我们看到了古人如何依靠简单的自然现象和科技智慧,实现了复杂的信息传递。

小朋友们,下次当你站在居庸关长城,抬头仰望那一座座古老的烽火台时,会不会从心中发出感慨,这里不愧是我们今天高科技通信系统的“老祖宗”!即使年代久远、历经风霜,却藏着满满的科技元素与智慧。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