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脑子里要经常装几个问题,留心观察,注意研究,不可懈怠,否则就会遇事无策,陷于被动。“脑子里要经常装几个问题”,就是要多思考、多研究问题,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这样才能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行动有方,从而遇事不慌、处变不惊、从容应
华金良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脑子里要经常装几个问题,留心观察,注意研究,不可懈怠,否则就会遇事无策,陷于被动。“脑子里要经常装几个问题”,就是要多思考、多研究问题,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这样才能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行动有方,从而遇事不慌、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这为党员干部加强理论修养、提高工作本领、履行职责使命,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实践证明,思考出智慧、思考出办法、思考出本事。脑子里经常装几个问题,是提高思维能力、增长本领才干的重要途径,也是履职尽责、成就事业的必然要求。古今中外,凡是事业有大成者,无不是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脑子里经常装着问题的人。邓小平同志说:“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他批评说:“我们的思想懒汉不少,讲现话、空话的多。”奋进新征程,党员干部要增长本领、担当作为、争创佳绩,就要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坚持做到脑子里经常装几个问题。
脑子里要经常装几个理论问题。理论修养是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而要提高理论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功,就是脑子里要经常装几个理论问题。哲学家艾思奇在谈到自己做学问心得时说:“在脑子里经常装一两个问题,有空就想想,读书、看报、听广播、交谈、参观时,遇到有关材料就及时记下来,日积月累,就会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问题往往就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好的,要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脑子里就要常装问题、勤于思考。古人说得好:“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习主席指出:“脑子里经常装几个问题,反复思考,这对于培养和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很有好处。”党员干部欲加强理论修养,脑子里就要经常装几个理论问题,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坚持在学思践悟、常思常悟中夯实理论根基,成为理论上的“深耕者”、政治上的“明白人”。
脑子里要经常装几个实践问题。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是党员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而要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脑子里就要经常装几个实践问题,尤其是对事关部队建设发展的重大实践问题更要高度关注、深度思考。现实中,有的同志经过一番实践历练后,感到越干越会干、越干越能干、越干越想干,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勤于思考、注重总结。习主席强调:“同样是实践,是不是真正上心用心,是不是善于总结思考,收获大小、提高快慢是不一样的。如果忙忙碌碌,只是机械做事,陷入事务主义,是很难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的。”党员干部要做到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脑子里就要经常装几个实践问题,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中,推动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自己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脑子里要经常装几个棘手问题。棘手问题既是摆在党员干部面前的难办之事,也往往是基层的烦心事、群众的挠头事。敢碰难题、善解难事,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系,更是进取心责任心的有力体现。“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到“四有”书记谷文昌,再到“当代愚公”黄大发……他们都是在解决棘手问题中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戴,立起了共产党人的丰碑。广大党员干部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就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使命感,脑子里经常装几个棘手问题,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敢当“热锅上的蚂蚁”、敢接“烫手山芋”、勇于钻“矛盾窝”,在知重负重、知难而进、攻坚克难中,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