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江西地域农业版图中,永丰蔬菜名头不小,空心菜种植规模占全省一半,羊肚菌种植规模占全省四分之一,坐拥“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蔬菜)标准化基地”等众多荣誉,拥有10个全国名特优新产品、3个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
在江西地域农业版图中,永丰蔬菜名头不小,空心菜种植规模占全省一半,羊肚菌种植规模占全省四分之一,坐拥“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蔬菜)标准化基地”等众多荣誉,拥有10个全国名特优新产品、3个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产品以及14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区域品牌价值达7.49亿元。
一蔸蔬菜,如何发展成亿元规模的富民产业、民生产业?让我们一同走进永丰,探寻其背后的奥秘。
永丰县空心菜种植基地是。李艳/摄
20世纪80年代,永丰县坑田镇农民曾继华,在自家1.5亩田地里,怀着对未知的期待,试种早辣椒。没想到,他的这一尝试竟意外获得市场青睐。此后,被乡亲们称为“辣椒大王”的曾继华开始手把手地教乡亲们育苗、防虫,带领大家一同踏上早辣椒种植之路。一时间,永丰县早辣椒种植规模迅速壮大。
“县里早辣椒最高峰时期有7万多亩,在采摘期,田间货车排队拉货成为盛景。”永丰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涂年生回忆道,话语中满是当年的自豪。
然而,这种良好态势没能持续太久,由于忽视市场、经营散乱小,加上各地竞争激烈,盛极一时的永丰蔬菜开始走下坡路。
转机出现在2019年。时任永丰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江志新带队调研时,在藤田镇惊喜地发现仍有农户坚守种植老品种辣椒。
“这些辣椒虽然产量低,但风味独特,是永丰的‘根’!” 江志新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四处奔走,争取项目资金,设立种质资源中心,历经艰辛搜集了180余份本土蔬菜种子。经过不懈努力,“永丰辣椒”“永丰扁萝卜”等老品种成功提纯复壮,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走进县级蔬菜种质资源中心,只见技术人员们正精心呵护30余个本土品种,像对待宝贝一样提纯复壮。同时,中心积极引进70余个新品种,为永丰蔬菜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菌农们采收新鲜羊肚菌。李艳/摄
清晨,薄雾还未散尽,永丰县佐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蔬菜基地里已经热闹起来。佐龙乡富裕村村民刘菊英熟练地穿梭在空心菜田里,嫩绿的叶片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她快速而精准地摘下成熟的枝叶,放进身后的筐里。“现在每天能挣120元,在家门口上班,还能照顾老小,比以前强多了。”刘菊英笑着说。
蔬菜产业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一头关系着市民的“菜篮子”。为做大做优做强蔬菜产业,永丰县在组织、人才、资金等多方面出台政策全力护航蔬菜产业发展。
“多亏了‘蔬菜贷’,让我能建起新的设施大棚。”严秀根指着眼前整齐的大棚说。严秀根是一位资深菜农,2022年想扩大规模种植羊肚菌,却苦于没有资金。
资金扶持是浇灌产业的沃土。永丰县每年筹集8000万元蔬菜产业发展资金,用于设施大棚建设、技术培训等。不仅如此,“财政惠农贷”“永e贷”等涉农金融产品的推出,让更多像严秀根这样的经营主体受益,累计授信覆盖2100余户。400万元的蔬菜价格指数保险,更是给菜农们吃了颗“定心丸”,不用再为价格波动而担心。
在蔬菜科技小院育苗大棚,工作人员按照订单加紧将蔬菜幼苗供应市场。袁雪彬/摄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走进永丰蔬菜科技小院的育苗中心,只见智能播种机正以每分钟30盘的速度精准播撒运转,一幅幅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画面跃入眼帘。
“过去自己育苗,成活率不到60%,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效果还不好。现在工厂化育苗,成活率超95%,成本更是降了一半!”中心负责人罗庆能满脸兴奋地指着一旁的水肥一体化设备说道。
永丰县投入衔接资金,在全省率先建成蔬菜科技小院和集约化育苗基地。全面推广“双层大棚+水肥一体化”农业模式,大力普及蔬菜穴盘基质育苗、绿色防控、水(湿)旱轮作、优质光环境—光子膜等高产高效蔬菜生产技术。曾经“靠天吃饭”的菜地,如今有了科技“撑腰”。
在石马镇梅田村,“90后”王元福每天都会通过手机查看大棚温湿度数据。2023年,驻村帮扶单位投资19万元搭建的“5G+智慧蔬菜大棚”,改变了这里的蔬菜种植模式。
“传感器实时传回土壤酸碱度,连光照强度都能调控!”王元福兴奋地说。在智慧大棚的助力下,金瓜、辣椒亩产提升20%,数据种菜取代经验种菜,科技让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上固乡农民种植黑木耳。李中伟/摄
“家人们,看一下我们永丰的空心菜,鲜嫩多汁,都是现摘现发的……”在“共此时”电商直播基地,主播王金根正对着镜头热情地介绍永丰蔬菜。
种得好还要卖好,永丰县积极构建“电商+农田餐桌”网络,与抖音火山集团合作,建成“共此时”基地等电商直播基地4个。如今,永丰蔬菜已成功销往国内上百个城市,走进了盒马鲜生、江南大市场,甚至登上了米其林、黑珍珠等高端餐厅的餐桌。
同时,永丰积极探索“龙头企业+示范基地+乡村振兴学院+职业菜农”模式,目前已建立100多个示范基地,培育出4万余名职业菜农。按照“三统二分”模式,联农带农4万户,户均增收3万元。
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推动下,2024年永丰县蔬菜种植面积扩大至24万亩,产值达25亿元。
夕阳西下,涂年生站在蔬菜产业发展中心的办公室里,看着窗外忙碌的景象,满怀信心地说:“下一步,我们要加大品牌建设,抓好永丰辣椒、永丰扁萝卜两个地理商标,欧公菜园、六一菌子两个公用品牌商标,还有五个供港基地备案,创建更多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标准化基地,全力让永丰蔬菜‘鲜香四溢’。”
阡陌纵横,沃野千里。行走于永丰绿野田畴间,随处能感受到现代农业的律动:蔬菜种植基地里,新鲜翠绿的绿色有机蔬菜长势正俏,农民脸上挂满丰收的喜悦,日子越过越红火。
作者:尹海平
来源:当代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