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御国之曙’是一款来自日本的牡丹,开乳白色的花朵,内轮花瓣呈流苏状,形如精美的羽毛,边缘不规则,极具艺术感,看上去就像是巴黎的女帽设计师专门为装饰帽子而精心制作的。有些花瓣拥有完美的褶皱,随着花开的时间越久,花瓣的褶皱愈加明显,而有些花瓣的边缘就很光滑、完整。
日本牡丹名品之“御国之曙”
‘御国之曙’是一款来自日本的牡丹,开乳白色的花朵,内轮花瓣呈流苏状,形如精美的羽毛,边缘不规则,极具艺术感,看上去就像是巴黎的女帽设计师专门为装饰帽子而精心制作的。有些花瓣拥有完美的褶皱,随着花开的时间越久,花瓣的褶皱愈加明显,而有些花瓣的边缘就很光滑、完整。花心之中,雄蕊丰富而浓密,长长的花丝呈白色,花药呈硫黄色。盛开的花朵中,紫色的花盘包裹整个心皮,外露的柱头淡紫色,常沾染上黄色的花粉。盛开时,花朵直径可达18厘米(7英寸),极具异域之美,就像一个盛装打扮的T台模特,释放出了优雅、雍容和时尚,人见人爱。‘御国之曙’是在1990年,由桥田(Hashida)培育出来的。
花型:单瓣花期:春季光照:全日照/半日照土壤:肥沃、富含腐殖质平均株高:约120厘米(4英尺)平均冠幅:约90厘米(3英尺)叶:深绿色为主,染红色茎:强壮有力用于切花:建议剪短花枝,将花朵置于盛水之花碗中类似品种:无
美国牡丹名品“窃窃私语”
‘窃窃私语’仿佛一位南方女子,极尽柔和与美貌,内在又不失坚强。它外轮的花瓣是淡淡的胭脂水粉色,颜色随着花开愈久而愈褪去。在花瓣之内,则像是扣了一大勺覆盆子波纹冰激凌一样,乱蓬蓬、闹哄哄地长满了一团覆盆子色和香草色掺杂的扭曲的条形瓣化雄蕊(如图所示)。花直径可达13厘米(5英寸),散发出淡淡的芬芳,俏丽地绽放在红色枝头。
这款‘窃窃私语’由爱德华·奥滕(Edward Auten)于1946年推出,在1984年荣获美国牡丹芍药协会颁发的金奖,又在2009年获得优秀景观奖。-花型:银莲花型花期:孟夏光照:全日照/半日照土壤:肥沃、富含腐殖质平均株高:约90厘米(3英尺)平均冠幅:约90厘米(3英尺)叶:深绿色茎:无须支撑物用于切花:绝好的切花花材,切花之后,瓶插花期持久类似品种:‘凯尔韦的童话女王’(‘Kelway’s Fairy Queen’)
美国牡丹名品“奶油之碗”
这款‘奶油之碗’花朵精致芬芳,盛放时奶油般的白色花瓣犹如爆炸一般绽开,抱合的形态恰似一只雅致的碗。花心处的瓣化花瓣排列整齐,花瓣边缘微微起皱,好似荷叶边,一团密集的金黄色雄蕊掩映其中。花朵盛开时,直径可达约20厘米(8英寸)。这个品种虽然看上去十分娇柔,生命力却相当顽强,不惧风雨。花型:非常重瓣花期:晚春至孟夏光照:全日照/半日照土壤:肥沃、富含腐殖质平均株高:约90厘米(3英尺)平均冠幅:约60~70厘米(2英尺~2英尺4英寸)叶:碧绿茎:花朵硕大,花茎直立,通常不需要额外支撑用于切花:优秀的切花花材类似品种:‘内穆尔公爵夫人’
法国牡丹名品“奥坦丝王后”
‘奥坦丝王后’是深受牡丹与芍药爱好者喜爱的一个品种。它风姿绰约,颜色糅合了淑女般的粉与白,略带褶皱和缺口的花瓣层层相叠,让它如同一位蒙着面纱的少女,难以一窥其里。彩色的心皮和柱头几不可见,只能隐约看到里层花瓣中的点点猩红,随着花朵日渐成熟、开放,而后凋谢,隐藏其中的黄色雄蕊也许会显露出来(如图所示)。花开时,直径可达10厘米(4英寸)。如果要说这花有什么缺点,只能说关于它的香味的确存在一些争议。有人认为它散发出来的麝香味让人十分不快,尽管你只有靠得很近的时候,才能闻到这种气味。若论花园种植或作为日常切花使用,‘霍尔滕斯皇后’的气味确实谈不上有害,也有一些人表示他们很喜欢这种气味。
1857年,继‘霍尔滕斯皇后’之后,‘奥坦丝王后’成为法国育种者雅克·卡洛(Jacques Callot)推出的又一力作。‘奥坦丝王后’得名于荷兰王后奥坦丝·德·博阿尔内(Hortense de Beauharnais,1783—1837),后者是约瑟芬·德·博阿尔内和拿破仑·博阿尔内子爵的女儿。在拿破仑的安排下,奥坦丝嫁给了拿破仑的弟弟路易·波拿巴(Louis Bonaparte),但她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拿破仑(于1806年)任命路易·波拿巴为荷兰国王,奥坦丝也在1806至1810年间成为荷兰的王后,他们的儿子后来成了法国最后一位皇帝,即路易三世(Louis III)。据称,就是为了讨皇室的欢心,这款牡丹才以路易三世母亲的名字命名。这款‘奥坦丝王后’还有另外一个为人熟知的名字,即塔夫脱总统(President Taft)1。花型:重瓣花期:孟夏至仲夏光照:全日照/半日照土壤:肥沃、富含腐殖质平均株高:约85厘米(2英尺10英寸)平均冠幅:约80厘米(2英尺8英寸)叶:深灰绿色茎:枝干虽然强壮,但花朵沉重,可能需要额外支撑用于切花:可持久开放类似品种:‘莎拉·伯恩哈特’
法国牡丹名品“内穆尔公爵夫人”
这个品种完全展现了何为优雅与魅力,如同一位端庄慈爱的年长女士。它美貌动人,曾经被亨利·方丹-拉图尔(Henri Fantin-Latour)和莫奈收入画中。‘内穆尔公爵夫人’的花蕾呈白绿色,花开之后是一种极为迷人的纯白,花呈碗状。花开时间越久,外侧花瓣就越向外反卷,露出内侧卷曲的花瓣,花瓣基部都略带樱草黄色,形态如同一顶王冠。一旦种好,这个健壮的品种就会大量开花,每朵都带有强烈而甜美的芬芳,散发着铃兰一般的香气。花开时,直径可达13厘米(5英寸)。
‘内穆尔公爵夫人’于1856年由雅克·卡洛推出,雅克来自法国北部城市杜埃,是一名种植者。他培育了20个新品种,其中大部分直至今天仍然广受欢迎。‘内穆尔公爵夫人’于1993年荣获英国皇家园艺学会颁发的优秀园艺奖。花型:重瓣花期:孟夏光照:全日照/半日照土壤:肥沃、富含腐殖质平均株高:约80厘米(2英尺8英寸)平均冠幅:约85厘米(2英尺10英寸)叶:深绿色茎:枝干相当强健,但仍然可能需要支撑用于切花:极佳的切花选择,自带浓郁芳香类似品种:‘雷蒙恩夫人’(‘Madame Lemoine’)
美国牡丹名品“巴茨拉”
‘巴茨拉’是伊藤杂种中最出名的一个品种,它于1996年甫一面世就引发了轰动,那时每个分株的转手价可高达1000美元。这款金丝雀黄的品种,开半重瓣花,但如果在花开之后剪去残花,它还有可能开出第二波较小型的重瓣花。每片花瓣的基部都呈红色,花盛开时,可以看到花心处有一大团淡黄色的、毛茸茸的雄蕊。它枝干强壮,相应的花量也巨大,花朵靓丽,绽放枝头直径可达24厘米(9.5英寸)。它的花有一种十分宜人,带些辛辣气息的柠檬香。如果它接连二次开花,需要在开花之后施肥,以保证第二年的生长。
‘巴茨拉’的培育者罗杰·安德森从他的祖母那里学习了中国牡丹的知识,他本人从1972年开始尝试培育伊藤杂种。安德森花了10年的时间找到合适的育种亲本,之后又经过多年的耐心授粉,才取得了成功。巴茨拉生长了6年才初次开花,即使是第一次开花,它也开出了30朵之多。直到1992年,巴茨拉才被销售出去。截至本书写作时,安德森培育的伊藤杂种数量超出了其他任何一个培育者,他也由此声名在外。‘巴茨拉’的这个名字源自安德森在阿特金森堡(Fort Atkinson)的牧师之名。
‘巴茨拉’在2006年荣获美国牡丹芍药协会的金奖,并在2012年荣获英国皇家园艺学会颁发的优秀园艺奖。花型:半重瓣至重瓣花期:晚春至孟夏光照:全日照/半日照土壤:肥沃、富含腐殖质平均株高:约75厘米(2英尺6英寸)平均冠幅:约90厘米(3英尺)叶:深绿色茎:枝干相当强健,不需要额外支撑用于切花:极佳的切花选择,花开可以持续一周类似品种:‘花园珍宝’
美国牡丹名品“黑海盗”
‘黑海盗’是一款杂交牡丹,它于晚春开放,开放时格外引人注目。它的花“用色”大胆,那是一种很浓郁的暗红色,随着花开越久,颜色也越重越暗。它枝干挺直,花朵为半重瓣,微微下垂,让人可以一窥它多彩的花心处。它的雄蕊上金色的花药,由精致的红色花丝衬托着,绿色的心皮上是粉色的柱头。‘黑海盗’繁殖不易,因此价格并不便宜,但值得庆幸的是,它像所有牡丹一样,易于种植,所以你可以放心购入,它不会让你失望。
它的培育者亚瑟·桑德斯是牡丹和芍药的“死忠”粉丝。他的成就极为惊人,一生共培育了17224种牡丹和芍药,‘黑珍珠’是他在1948年培育出来的。桑德斯致力于培育出长花期品种,也期待能培育出更多新的颜色。他还是个完美主义者,只发布那些最好的新品种。在长达50年的职业生涯里,他认为他的杂交品种中只有165种值得推向市场出售。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桑德斯在培育牡丹和芍药之余还是一位全职的化学教授,在纽约州克林顿市的汉密尔顿学院(Hamilton College)任职。他还曾出任美国牡丹芍药协会的理事、秘书和副会长。花型:单瓣或半重瓣花期:晚春至孟夏光照:全日照/半日照土壤:肥沃、富含腐殖质平均株高:约120厘米(4英尺)平均冠幅:约90厘米(3英尺)叶:深绿色茎:枝干强健,不需要额外支撑用于切花:花朵让人惊艳,但稍有下垂类似品种:‘黑豹’(‘Black Panther’)
美国牡丹名品“悦巴黎”
‘悦巴黎’的花朵十分吸睛。一圈淡紫色的外轮花瓣,包围着一团小山丘一般的齿裂瓣化雄蕊,其上每一片瓣化瓣的尖端都呈白色,底部呈奶油黄色调。这个品种有淡淡的芳香,随着花朵开放,外层花瓣的色泽会慢慢褪去,瓣化瓣则会继续生长,花朵的体积也随之变大,直径最终可达10厘米(4英寸)。
‘悦巴黎’由种植爱好者爱德华·奥滕于1933年推出,在2014年荣获美国牡丹芍药协会颁发的优秀景观奖。花型:银莲花型花期:孟夏光照:全日照/半日照土壤:肥沃、富含腐殖质平均株高:约75厘米(2英尺6英寸)平均冠幅:约90厘米(3英尺)叶:中绿色茎:如有支撑,对花来说更好用于切花:极佳的切花选择,美观且可长久摆放类似品种:‘魔力宝珠’(‘Magic Orb’)
美国牡丹名品“隐匿阳光”
如同它的名字一样,这款品种明黄色的花朵,挺拔的枝干,丰茂的叶子,无一不散发着盎然的生机。每片花瓣基部都有红色的亮斑,花丝和花药均为黄色,故而雄蕊在心皮外形成了一簇毛茸茸的完美圆环。心皮呈绿色,顶部华丽而短小的柱头呈覆盆子粉色,看起来就像正准备涂上嘴唇的口红。花朵绽放时,直径可达18厘米(7英寸),散发着旖旎的辛辣芳香。
这款伊藤杂种出自伟大的罗杰·安德森之手,并在1999年推出。安德森是著名育种专家,从孩提时期初次在祖母的花园里发现圆圆的蓓蕾起,他就展现了对牡丹和芍药的极大兴趣。当初的那次发现也为他指引了一生的兴趣。
花型:单瓣至半重瓣花期:晚春光照:全日照/半日照土壤:肥沃、富含腐殖质平均株高:约80厘米(2英尺8英寸)平均冠幅:约90厘米(3英)叶:革质叶,中绿色茎:花茎坚挺,无须额外支撑用于切花:不错的切花选择类似品种:‘巴茨拉’
法国牡丹名品“金阁”
注:金阁,直译为“纪念马克西姆·科尔尼”。马里·马克西姆·科尔尼(Marie Maxime Cornu),法国植物学家和真菌学家,1872年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97年被任命为法国植物学会的主席。
这个牡丹品种花瓣质地纤柔,在阳光的照射下,花瓣几近透明,如欧根纱制作的胸花一般。它的颜色就像约瑟夫·马洛德·威廉·特纳(J. M. W Turner)的画作《被拖去解体的战舰无畏号》(The Fighting Temeraire)一般,从黄色起,渐渐变幻出些许橘色和杏色,你再仔细观察,其中还暗含着红色、粉色、浅黄色、柠檬色和紫罗兰色,诸多颜色微妙地交融于其中,千变万化,又如此和谐。在花朵完全盛开时,你可以看到其中夹杂的硫黄色的雄蕊,而花的直径可达20厘米(8英寸)。
这个品种的一枝能开出3朵花来。开放的花朵总是谦逊地低下头,展现出那种迷人的娇羞,仿佛因为过于美貌而羞于见人似的。有的人将其视为这个品种的缺陷,但是由于这花实在太美,所以人们往往更加关注怎样给它选个好位置,才能自下而上地欣赏它的美好。
‘金阁’于1897年由法国的育种者路易斯·亨利(Louis Henry)推出。它的名字来源于马克西姆·科尔尼教授,是对他的一个小小讽刺。这位教授是一位植物学家,也是巴黎植物园的主管,他曾经不顾亨利的努力,宣称黄牡丹杂交不出什么好品种。然而,金阁的一个亲本就是黄牡丹。路易斯·亨利以此回应了科尔尼教授的偏见。在日本,这个品种被称为金阁(Kinkaku)。花型:重瓣花期:暮春光照:全日照/半日照土壤:肥沃、富含腐殖质平均株高:约120厘米(4英尺)平均冠幅:约90厘米(3英尺)叶:浅绿色茎:枝干虽然很强壮,但花开时还是会垂头。
用于切花:放在花瓶里,绝对引人注目类似品种:‘卡丽的回忆’(Callie’s Memory)与其颜色类似,但前者是半重瓣的;还有一款类似品种:‘金鵄’(‘Chromatella’)
日本牡丹名品“麟凤(りんぽう)”
这一牡丹品种源自日本,花开精美,花朵硕大,配色庄严,甚至带有一些宗教的肃穆感。花深紫红色,直径可达24厘米(9.5英寸),随着花开,颜色渐渐从红衣主教的红色转变成雍容华贵的紫色。它的花朵气味芳香,花心中是一丛黄色的雄蕊,正中露出白色的花柱和柱头。这款华美的牡丹来源于日本,最早可以追溯到1926年以前。花型:半重瓣花期:暮春光照:全日照/半日照土壤:肥沃、富含腐殖质平均株高:约120厘米(4英尺)平均冠幅:约90厘米(3英尺)叶:灰绿色茎:枝干强壮,无须额外支撑用于切花:放在花瓶里,让人难以忽视类似品种:‘黑龙锦’(‘Black Dragon Brocade’),色调相近,不过是单瓣品种。
来源:不会写文章的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