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崖蜜经济”酿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4 10:09 1

摘要:在秦巴山区的青山绿水间,陇南市武都区以“甜蜜产业”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武都崖蜜——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正以年产值近亿元的规模,成为富民强区的“金色名片”。

在秦巴山区的青山绿水间,陇南市武都区以“甜蜜产业”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武都崖蜜——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正以年产值近亿元的规模,成为富民强区的“金色名片”。

武都区森林覆盖率超37%,狼牙刺、党参等蜜源植物达300余种,其中狼牙刺蜜源面积达200万亩。独特的垂直气候使当地“四季有花、三季流蜜”,所产蜂蜜淀粉酶值达26.8ml/(g·h),远超国标4倍,氨基酸与矿物质含量突出,被誉为“蜜界黄金”。蜂农张永成介绍,政府配发标准化蜂箱并联合合作社提供技术培训,其120箱蜂年产蜜1.5吨,收入超8万元。目前全区蜂群保有量12.6万箱,年产蜜2100吨,产值突破9000万元,带动1.2万农户户均增收2.3万元。

裕河镇崖蜜智慧产业园内,全自动灌装线每小时处理1.2吨蜂蜜,全程溯源系统确保每瓶蜜可追溯至采集时间与质检报告。区农业农村局推广中蜂活框养殖等23项新技术,建成3个质检中心,SC认证企业从2018年的1家增至9家,“陇南满江红”等7个品牌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养蜂协会通过技术培训,使86%蜂农产品达绿色标准,开发蜂胶、蜂王浆等65种衍生产品,形成“协会+企业+农户”一体化模式,带动653名会员规模化发展。

武都崖蜜通过青岛国际啤酒节等平台走出深山,2020年展销期间获36万元订单,线上直播与淘宝店铺同步发力,激发消费热潮。东西协作政策下,青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就业,全区实现脱贫摘帽。蜂农李树花表示:“公司免费发放蜂箱、技术指导,统一收购保障品质,让我们在家门口致富”。

下一步,武都区将深化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蜂胶等高附加值产品,建设蜂旅融合示范区,打造生态观光与研学体验结合的产业链,让绿水青山持续释放“甜蜜效益”。

武都崖蜜,不仅是一瓶蜂蜜,更是一条串联生态保护、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的“金色纽带”,正为西北山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新陇南·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赵 振

来源:陇南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