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是共享便民平台。实行“一线四单”工作法,开通社区便民服务、智慧小区居务服务热线,建立“居民点单、热线派单、社区网格和职能部门接单、居民评单”的全闭环机制,帮助解决群众身边“烦心事”100余件。围绕“同学习·一家亲”“同传承·一家亲”“同运动·一家亲”“同交流
大安区在推动互嵌式社区发展过程中,始终将增进民生福祉当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服务各民族群众融入平台搭建,以“共建共享”提升辖区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是共享便民平台。实行“一线四单”工作法,开通社区便民服务、智慧小区居务服务热线,建立“居民点单、热线派单、社区网格和职能部门接单、居民评单”的全闭环机制,帮助解决群众身边“烦心事”100余件。围绕“同学习·一家亲”“同传承·一家亲”“同运动·一家亲”“同交流·一家亲”“同歌唱·一家亲”五大主题打造各族居民在运动、文艺、文化、阅读等方面的交往交流交融微平台12个。
二是共建自治平台。鼓励国企骨干党员、退休干部按程序入选业委会,构建“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议事机制,建立居民“微心愿”清单,依托“网格议事会”“板凳课堂”等议事载体,大家群策群力,通过小区维修基金,落实防盗门修护、落水管安装等民生实事20余件,全力配齐“健康三件套”“健身四件套”,提升各民族居民的生活品质。
三是夯实文化平台。深入挖掘优秀的各民族居民代表家风家教典型,利用春节、中秋节等重要节庆节点,开展优秀传统家风宣传活动100余次,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各民族家庭家风文化的传播形成常态长效。定期开展“民族团结故事分享会”“乐享三线记忆”等文化传承活动,让峥嵘岁月的奋斗史激励各民族青少年,使宝贵的“三线建设精神”代代相传。
来源:同心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