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实智能接待1家机构调研,包括线上投资者:全网公开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4 10:31 1

摘要:公告显示,达实智能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5人,为达实智能董事长、总经理刘磅,达实智能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吕枫,达实智能财务总监黄天朗,达实智能独立董事陈以增,保荐代表人王兴生。调研接待地点为1.“达实智能”微信视频号,2.“投关易”微信小程序,3.进门财经,4.

2025年5月14日,达实智能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5月13日接待线上投资者:全网公开1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达实智能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5人,为达实智能董事长、总经理刘磅,达实智能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吕枫,达实智能财务总监黄天朗,达实智能独立董事陈以增,保荐代表人王兴生。调研接待地点为1.“达实智能”微信视频号,2.“投关易”微信小程序,3.进门财经,4.全景路演,5.东方财富路演中心,6.价值在线,7.中国财富网,8.路演中,9.万得3C会议,10.华泰证券行知,11.华泰证券涨乐财富通。

据了解,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先生向投资者介绍了公司 2024 年度暨 2025 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及 2025 经营展望。公司管理层还与投资者就多个问题进行了交流互动。

据了解,包括发布 AIoT 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 V7 版本及相关订单情况,在宏观经济下行时的应对措施,如坚持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双轮驱动、布局存量改造市场和加快海外市场拓展,还有对“赔钱做项目”质疑的回应,表明正在加强客户和项目筛选力度,重视盈利能力和风险防控等。

据了解,还介绍了在年度工作计划中的利润目标、布局机器人赛道的情况、国产替代方面的成果、应收账款管理、季度扭亏增利计划等,并回应了分红方案、PPP 项目收款及财务费用处理等问题,强调了企业文化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ESG 方面的成果以及参观预约方式等。

调研详情如下:

一、公司董事长刘磅先生向投资者介绍公司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及2025经营展望。

二、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进行交流互动的主要问题如下:

Q1:2025年3月17日公司发布了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V7版本,新增大模型与物联网融合的应用,请问目前公司是否已获得与AI大模型应用相关订单?

A:公司在今年3月17日发布了AIoT平台V7内测版,已引起用户广泛关注,并向我们提出相应需求,比如深圳鹏峰大厦总部大楼和招商银行总部大厦项目,公司已完成签约正在交付。公司计划在6月3日面向生态合作伙伴正式发布AIoT平台V7的商用版,届时将有更多AI应用面向客户落地,推动订单转化。

Q2:当前宏观经济下行,企业园区及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公司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A:面对宏观环境变化,公司从以下三个方面积极应对:

一是坚持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双轮驱动。我们持续加大对“AI+物联网”技术的研发投入,结合多年来在智慧医院、轨道交通、数据中心、企业园区等四大领域的深耕经验,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竞争力。

二是主动布局存量改造市场,拓宽业务边界。达实不仅聚焦新建项目,也深度参与既有建筑的智能化与节能升级改造。早在2012年,公司就承担了深圳市民中心的节能改造项目,近年来又服务了如广发证券总部等用户的节能与智能化升级,积累了丰富经验与示范效应。

三是加快海外市场拓展,构建多元化增长格局。我们积极跟随国内服务多年的优质客户“走出去”,目前跟随宁德时代、立讯精密、玖龙纸业等客户布局欧洲及东南亚。此外,公司也在积极布局中东及东南亚等重点区域市场,服务海外客户。

Q3:达实智能中标项目不少,但外界有质疑公司“赔钱做项目”,认为中标多却不赚钱。请问管理层如何回应?

A:首先,公司整体毛利率这些年都保持相对稳定,2024年度毛利率为27.47%,不存在“赔钱做项目”。公司作为以项目交付为主的企业,在实现毛利后还需投入研发、管理、销售等运营费用,同时对历史项目中存在回款或履约风险的部分做出审慎的资产减值计提。因此,在宏观环境承压背景下,公司2024年实现全年小幅盈利。

目前公司正在加强客户和项目筛选力度,来减少资产减值对净利润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对项目投标管理严格,实行“投标评审制度”,在投标前必须完成对项目收入、成本、合同条款、客户风险等的全面评估,确保满足公司设定的最低毛利率和风控标准。对于盈利能力不达标或存在重大履约风险的项目,公司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公司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原则,在追求营收增长的同时,更注重盈利能力和风险防控。我们也会持续优化项目管理机制,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公司长期稳健发展。

Q4:公司每年工作计划中有没有利润目标?

A:(董秘请保荐代表人回答)我作为达实智能的保荐代表人,已连续服务公司4年,对公司的财务管理体系有较深入的了解。总体来看,公司年度计划不仅有利润目标。而且,达实的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较为规范,符合上市公司持续监管要求。我们作为保荐机构,也会持续履行督导职责,协助公司不断提升规范运作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

Q5:公司有没有布局机器人赛道?

A:达实智能是国内领先的智慧空间服务商,聚焦于“AI+物联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该技术具有广泛的场景适应性,也包括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应用。公司目前正在通过资本合作、商业协同等方式关注并推动机器人相关技术在智慧空间中的落地,但暂不会将机器人本体制造作为主营方向。当前,公司在总部达实智能大厦设有开放实验室,已有机器人企业入驻并开展相关测试与应用探索。未来如有实质性进展,我们将及时向投资者披露相关信息。

Q6:公司在国产替代方面有哪些实际成果或项目落地?

A:公司始终积极响应国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战略要求,近年来在国产替代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当前,公司的AIoT平台全面通过信创兼容认证,公司所有硬件产品的核心元器件均已实现国产化。

公司服务的国产替代典型案例包括: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信息大楼、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项目、浪潮政务云机房项目,以及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等。这些项目的成功落地,充分体现了公司在国产化产品技术、交付能力与安全合规方面的综合优势。

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国产化产品的研发投入,推动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提升整体核心竞争力。

Q7:应收账款持续增长是否会对公司流动性造成压力?公司对此有哪些应对措施?未来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是什么?

A:2024年度公司应收账款同比增长36.18%,主要原因为部分PPP类项目进入运营期,形成账期拉长,目前这类项目增加的应收账款对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影响有限。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已连续六年为正,整体资金状况健康稳定。

公司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管理,已持续优化客户结构,聚焦优质大客户,强调“风险优先”原则,不盲目追求业务规模,对信用风险高或回款条件苛刻的项目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度。

此外,公司不断加强合同评审和项目执行环节的风控措施,强化回款节点控制。公司面向不同的业务部门,分别设定了明确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及考核机制,以提升运营效率和资金周转能力。

Q8: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盈利较弱,请问后三季度有何扭亏增利的计划?

A:公司已根据年度预算目标与各业务单元签订经营责任书,并实施“月度差异分析机制”,对实际业绩与预算进行动态监控。针对一季度存在差距的板块,公司已制定有针对性地调整方案,并在后续经营中加强执行,力争确保全年经营目标达成。

同时,公司将持续加大创新投入,提升核心产品竞争力,通过优化营收结构,提升高毛利产品占比,进一步增强盈利能力。我们也将继续推进精细化管理,严控成本费用支出,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Q9:公司2024年度仅计划分红1000多万元,作为独立董事,您认为这个分红方案是否偏少?

A:从历史情况看,公司在2022年分红比例达60%,2023年为37%,而2024年拟分红金额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红比例约为41%。虽然2024年度分红总额较往年有所下降,但分红比例仍高于2023年,整体上延续了公司持续回馈股东的分红政策。

作为独立董事,我认为本年度的分红方案是审慎且合理的。考虑到公司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需持续投入研发、推进商业模式变革,并加强市场拓展以支撑中长期增长。因此,公司需合理留存部分利润,以保障运营稳健、增强抗风险能力,特别是在当前外部环境仍存不确定性的背景下。

值得强调的是,留存利润并非损害股东利益,而是用于支持公司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价值,最终仍将惠及全体股东。我们也将持续关注股东回报机制,在确保公司长期稳健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分红政策。

Q10:PPP项目收款会困难吗?会不会形成坏账?

A:达实智能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通过PPP模式深度参与医疗民生工程建设,承接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山南新区综合医院)、淮安市洪泽区人民医院、桃江县人民医院三大智慧医院项目,在淮南、淮安、益阳等地打造区域医疗中心,不仅有效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更通过节能降耗、智慧管理等创新实践,在当地打造绿色智慧医院服务样板,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智慧化解决方案。

三个项目总投资超30亿元,通过社会资本出资及银行贷款方式先行投入,并在运营期按照合同约定由政府方对项目融资、建设、运营、维护的成本及合理回报进行支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公司屡次克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质条件复杂、医疗专项协调难度大等阻碍,以良知驱动恒心如一地推进项目实施,截至报告期末,三个大型智慧医院建设运营项目全部进入运营阶段,2024年接诊总人次超百万。

前期承接的公立医院及城市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PPP项目,目前已全部建成投入运营。但受财政拨款进度影响,回款周期有所拉长。公司虽已将上述款项计入应收账款并按账龄法计提减值准备,但不排除上述PPP项目未来可能会有进一步资产减值的风险。公司正在积极跟进财政拨款进度,努力保证项目正常运营及收款。

值得说明的是,公司已从中长期战略层面调整业务结构,不再依赖PPP项目投资拉动增长。未来将聚焦核心智慧空间产品与解决方案,通过AI应用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稳健盈利。

Q11:2024年报提到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3036万元,主要由于银行贷款利息停止资本化。请问这具体是什么意思?2025年财务费用化预计还会增加多少?

A:根据会计准则,在固定资产或项目处于建设期时,相关银行贷款利息可计入资产成本,称为资本化处理;一旦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利息支出即需转为计入当期损益,称为费用化处理。

目前,公司参与的三个PPP智慧医院项目均已完成建设并进入运营期,相关贷款利息因此不再资本化,转为费用化处理,导致2024年财务费用同比增加约3036万元。

预计2025年,公司仍将就这三大PPP项目的银行贷款利息采用费用化方式,全年费用化金额预计在6000万元至7000万元之间。由于这部分项目已进入收费期,相应也会形成收入,能够对冲成本,整体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可控。

Q12:贵公司董事长多次强调企业文化建设,请问企业文化对公司的经营是否带来了实际的积极影响?

A:非常肯定企业文化对公司经营带来积极影响。企业文化在达实智能的发展中发挥了深远且持续的积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激发组织内生动力。

达实已走过30年发展历程,却依然保持激情与活力,根本原因在于我们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我们积极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命运共同体、精神财富、幸福生活”等核心理念,持续激发团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组织始终保持向上向善的力量。

第二,引导价值判断,推动长期主义。

在面对重要决策或短期利益诱惑时,企业文化帮助我们坚持正确但艰难的路径,优先考虑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我们始终坚持“在正确的路上持续成长”,这为公司建立了稳健、可信赖的市场声誉,也赢得了客户的长期信任。

第三,赋能产品战略与创新方向。

达实将传统文化理念融入物联网产品设计,推动产品从“控制物”向“服务人”升级。我们不再只满足于提供控制功能,而是围绕客户实际经营需求,提供可视化、数据化、可营销的智慧空间解决方案,为客户带来不仅是功能和经济价值,更是精神价值和品牌价值。

例如,达实AIoT平台通过手机端的3D应用呈现客户企业园区的生产经营情况,不仅服务于企业园区的物业运营,还帮助客户的销售在拿订单的时候通过达实平台展示自身竞争力。这种从“降本”走向“增收”的能力,让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中,探索出面向价值创造的“蓝海战略”。

总的来说,企业文化不仅是达实的软实力,更是我们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竞争中的硬实力支撑。

Q13:请问公司2024年在ESG方面有哪些突出亮点?

A:达实智能始终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企业战略,在ESG方面不断取得实质性成果,具体亮点包括:

一、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低碳实践获中上协年度最佳ESG案例奖

公司案例《发挥ESG价值,创新技术助推双碳战略实现》成功入选中国上市公司2024年ESG最佳实践案例,并荣获中上协年度ESG最佳案例奖,体现了公司在绿色技术创新与可持续管理方面的领先实践。

二、贯彻低碳发展理念,达实大厦连续四年实现碳中和

达实智能大厦作为深圳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办公楼宇,已连续四年(2021–2024)通过在深圳排放权交易所购买自愿减排量(CER)实现年度碳中和,践行低碳发展理念,发挥行业引领作用。

三、积极担负社区责任,智慧医院投资运营项目服务患者超百万公司通过PPP模式深度参与三大智慧医院(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洪泽区人民医院、桃江县人民医院)的投资与运营,总投资超过30亿元。2024年三家医院累计接诊人次超107万,住院人次超9.4万,手术例次超过2.1万,为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和促进医疗公平作出积极贡献。

达实智能将继续以ESG理念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创造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价值。

Q14:如果想参观公司展厅以及达实智能大厦,如何预约?

A:感谢投资者的关注,我们欢迎各位投资者走进达实智能,通过实地考察,我们相信能够向投资者充分展示公司的实际价值,增强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欢迎各位投资者拨打投资者热线(0755)2652-5166预约实地调研。

来源:金融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