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生命力的马拉松|八年奔跑,在汶川,每一步都是向阳而生~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10:38 1

摘要:11日清晨,映秀镇热闹非凡,来自全世界的近万名跑者齐聚于此,仿佛一片充满活力的海洋。

在时光的长河中

有些记忆永远熠熠生辉

有些精神永远鼓舞人心

天府无忧谷·康养新汶川

这座充满温暖与爱的城市

每年都以一场特别的马拉松赛事

向世界展示它的坚韧与活力

5月11日

2025汶川马拉松热力开跑

这场持续八年的约定

吸引了近万名马拉松爱好者

他们以奔跑之姿致敬生命、传递爱与希望

绘就一幅“体育+文旅+消费”的初夏盛景

5月的汶川,阳光和煦,樱桃香甜沁润微风。

11日清晨,映秀镇热闹非凡,来自全世界的近万名跑者齐聚于此,仿佛一片充满活力的海洋。

今年汶马以“生命赞歌·为爱奔跑”为主题,设汶川半马、烟雨三江21K测试赛两大项目,涵盖半马(21.0975公里)、无忧欢乐跑(约5公里)、烟雨三江测试段(约21公里),适配多元挑战需求。

比赛开始前,一面巨大的五星红旗在赛道中央缓缓传递,在场的所有人高唱《国歌》,激昂的歌声响彻云霄,这是对汶川精神最有力的诠释,也让每位跑者心中充满使命感。

神秘的羊皮鼓舞、特色的民族歌舞,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激发跑者们的热情。

随着一声汽笛声响,2025汶川马拉松正式拉开帷幕,“最美马拉松女孩”牛钰带领跑者们从映秀爱立方整装出发,踏上了这场意义非凡的征程。

一路奔跑,一路皆景。2025汶川马拉松的路线依旧独具魅力,跑者们从映秀出发,跨越岷江,沿着蜿蜒道路一路向南,最终抵达水磨古镇。

21.0975公里,不仅是一场体力与耐力的考验,更是一次深度领略汶川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的奇妙之旅。

赛道中,全长1.5公里的“默语隧道”,依然是最触动人心的地方。隧道内安装了LED国旗展,跑过这里的选手不自觉地慢下脚步、凝视,鲜红的旗帜点燃了每个人心中的热血。

隧道出口,清澈的童声合唱团唱起《歌唱祖国》,跑者们仿佛感受到了生命的洗礼,带着希望与力量继续前行。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选手摘得了男子半程组冠军,中国选手朱家灵、王汝琴分获二三名。女子半程组冠军同样被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选手摘得,中国选手舒梦、杨雪冰获得了女子半程组二三名。

汶马被新华网誉为“全球最有意义的马拉松,没有之一”。这场赛事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一场以文明为底色的城市叙事。

汶川人以“小细节”彰显“大文明”,以“暖意赛事”诠释“用心城市”,将马拉松打造成一张兼具活力与温度的城市名片。

开跑前,延续往年“汶马爱心早餐”传统,为选手们准备了免费早餐,品种丰富,营养均衡,为即将开始的挑战储备能量。

比赛沿途,来自汶川各乡镇的 “特色补给站” 星罗棋布。除常规补给外,更添汶川风味美食,让选手们在补充体力的同时,也能品尝到地道的汶川美食,感受这座城市的热情与温暖。

此外,比赛过程中,赛道两旁的汶川儿女自发组成热情的啦啦队,为选手呐喊助威,如同源源不断的能量,激励选手勇往直前,不断突破自我。

今年汶马恰逢母亲节,赛道沿途设置了“给妈妈的一封情书”互动专区,藏汉双语主题打卡墙成为情感汇聚的港湾,吸引了众多跑者合影打卡,用笔墨写下真挚祝福,晒出对母亲的爱。

于跑者而言,马拉松赛事是超越自我的舞台;于城市而言,马拉松是一张最直观的城市名片。

汶川马拉松自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体育盛会,每一届都吸引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跑者参与,他们用脚步见证汶川的蜕变,将汶川的故事传播到世界各地。

汶川马拉松,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是对坚韧、勇敢、团结精神的礼赞。在这片土地上,跑者们用脚步丈量着汶川的重生之路,感受着这座城市蓬勃的生命力。

奋发的汶川、青春的汶川、活力的汶川、美丽的汶川,正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前行。而每一位参与其中的跑者,都将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传递汶川精神,激励着更多人在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追逐梦想。

一场马拉松,沸腾一座城。2025汶马带动了全县住宿、餐饮、交通、旅游等多个业态消费的增长,让赛事“流量”变消费“增量”,不仅彰显了赛事的强大经济拉动能力,也充分诠释了体育赛事与城市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的紧密关系。

此外,整场赛事与民族文化相融,以艺术形式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让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推进“互嵌式”和谐家园建设。下一步,汶川将继续聚焦阿坝“五个之州”目标,开展多样活动,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优化环境,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路向前,一路奔跑

2025汶川马拉松圆满落幕

当微风再次吹过岷江

当樱桃树又挂满果实

2026汶川马拉松将以更饱满的热情

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期待那时,我们再次相聚于此

续写与汶川的故事

见证这座城市更多的美好与奇迹

我们,明年再见~

来源:行走四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