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年前的北京行,因为身体不适,即使进了王府中環,也没能走到项目B1层西端、当时才亮相不久、原停车场改造而成的“DROPOFF”空间。今年五一小长假再次前往补课,还特地从DROPOFF所在区域入口进场,没有再错过,也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两年前的北京行,因为身体不适,即使进了王府中環,也没能走到项目B1层西端、当时才亮相不久、原停车场改造而成的“DROPOFF”空间。今年五一小长假再次前往补课,还特地从DROPOFF所在区域入口进场,没有再错过,也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这个区域,我在2019年首次探访王府中環时摄入过一个画面,当时的豪车阵列着实让我深刻感受到贫富差距,一帧彰显项目规格。
与DROPOFF区域刚亮相时主要呈现全新的空间设计以及丰富的策展手法有所不同,如今区域已经引入了更多元的商业内容,关于区域介绍,我就直接用Kimi截图了。
组图奉上:
需要补充的是,能看到DROPOFF区域与B1原有空间达成了无缝衔接,通过相对灵活的咖啡品牌外摆进行了顺滑过渡。
DROPOFF空间与项目西侧四合院引入Aēsop和LE LABO等调性品牌类似,突破了购物中心本体极致端庄的风格,带来更为多元化的空间和内容体验。
空间除了对天地墙进行了完整重塑外,保留了不会影响规划招商的地面停车位及标识,是对“不知情观众”的一种彩蛋式告知——这里过去可不是这样噢~颇具巧思。
从标题可以看到,王府中環的DROPOFF区域只是本文的一个引子,毕竟区域开放已有多年,算不上新作品。只是想借此契机,一并聊一些个人遇见过的车库空间运用案例,以及看点。
首先是2017年,我在《第一次写大宁国际商业广场》一文中分享过的两个业态,分别是在立体停车场高区打造的“潮好玩”运动集合体验空间。
以及从车库斜坡一直到屋顶空间打造的索福德青少儿快乐足球,非常有想法,这可是近十年前就有的案例。
2019年,当时堪称上海商业事件发生高地的兴业太古汇在时装周期间打造了一则车库走秀案例,我也曾写过《从城市时尚标签打造到车库走秀,完整复盘兴业太古汇时尚季主题活动》一文,现场真是酷出天际。
2021年,上海K11打造THE GARAGE空间,相关阅读可见《K11 | THE GARAGE,城市中心的多元文化基地》,后升级为GARAGE NEVER SLEEPS。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到,多数商业内容主要集中在高层车库区域;而地下车库由于各种因素只能常以活动形式呈现,在上海市场,2023年改造焕新后的正大广场地下车库就针对其“零碳”标签打造过一场“无痕市集”。社交媒体搜索后会发现全国各地类似的市集企划最为常见。
从上述内容,能看到商业项目对于车库的运营由来已久,有些是长期的改造,其实只是保留了结构,舍弃了车库的原始功能;有些则是利用其空间特色,举办具有调性的定制活动。其中不乏几个看点:
1、首先当然是要合规,这是原则性问题,应在此基础上做探讨。
2、项目底子足够优秀,常规空间已能驾驭得游刃有余,才有进一步挖掘更多延展空间的诉求,否则还是不要瞎折腾了。
3、如果是常规商业业态,往往选择改造后的高层立体车库,这些业态具有私密、细分、目的性等标签,相当于挖掘出一个“不打扰”的场域给到特定的用户群体使用。
4、活动企划的选择,“暗潮”风更为合适,不论是走秀还是市集不乏潮流导向,更易在车库营造潮酷氛围。
商业空间运营始终是值得思考的选题,借王府中環带出这则针对车库改造及运营方式的小专题,也期望未来有更多有趣的案例与大家分享。
来源:商业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