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越南究竟为何如此热衷于中国的流行文化?从《甄嬛传》开始,无论是后宫剧、仙侠剧、校园剧还是甜宠剧,中国的热门影视剧几乎都能在越南掀起一波热潮。例如,《花千骨》《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现象级作品,无论中国观众追捧何种类型的作品,越南人都紧随其后。这些剧集的
越南究竟为何如此热衷于中国的流行文化?从《甄嬛传》开始,无论是后宫剧、仙侠剧、校园剧还是甜宠剧,中国的热门影视剧几乎都能在越南掀起一波热潮。例如,《花千骨》《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现象级作品,无论中国观众追捧何种类型的作品,越南人都紧随其后。这些剧集的播放量远超韩剧。在过去,越南观众追中国电视剧往往需要等待较长时间,并且配音质量较差,一位配音演员可能要同时为多个角色配音。然而现在,一旦某部中国电视剧走红,越南人便会迅速跟进制作高质量的字幕版本。例如,《秦时明月》《花千骨》等剧便拥有了专业的越南字幕团队,力求让本地观众能够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国产剧。即便是抗日神剧这样的作品,也会被引入越南并受到热烈欢迎。与此同时,中国音乐同样席卷越南市场,几乎所有的古风歌曲都被上传至YouTube平台供越南民众收听。中国流行音乐已经成为越南人心目中的心头好,特别是那些国内受众较少关注的曲目。如果有人在越南的KTV中不知道如何演唱《学猫叫》或《沙漠骆驼》,很可能会遭到同伴们的轻视。
此外,中国的网络小说也被大量翻译成越南语,诸如霸道总裁文、穿越文以及后宫文等内容在当地广泛传播。即使动辄数百万字的小说,也有无数越南译者逐字逐句地完成翻译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四大古典文学巨作早已深入越南民间,其中尤以《西游记》最为知名。基于该题材开发的游戏《黑神话:悟空》尽管并未推出越南语版本,却凭借玩家社区的努力迅速实现了本土化——游戏内的所有文本与视觉元素均被替换为越南文字。这足以体现中国文化对于越南社会的巨大吸引力。
更为有趣的现象在于,越南民众不仅热衷于接受中国文化产品本身,更密切关注中国互联网领域的热点话题。比如去年引发热议的“胖猫”事件不仅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激起千层浪,同时也波及到了整个东南亚地区,特别是在越南,许多青年甚至前往首都河内的西湖丢弃麦当劳汉堡作为祈愿之举。究其原因,则与中国与越南之间特殊的政治经济关系密切相关。两国皆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各自的发展路径或多或少存在借鉴之处。事实上,越南官方机构内部特设部门专门负责搜集整理中国的政策法规,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本国相应措施,即便部分做法并不符合实际需求,仍坚持照搬实施,因此时常发生乌龙情况,例如未及时更改文件抬头直接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对外公布便是典型例子之一。
不仅如此,在去年的国庆假期期间,众多中国博主通过TikTok分享节日盛况,这种行为激发了越南同行模仿的兴趣,导致后者纷纷拍摄类似视频庆祝自己的建国纪念日(9月2日)。值得注意的是,越南的国庆日期与我国完全不同,两者相隔整整一个月,但这丝毫未能阻挡他们效仿的热情。究其根本原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越南一直将中国视为宗主国,深受中华文化的熏陶浸染。尽管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只简略提及千年荣光而详尽记录近代屈辱,而在越方视角下,中国无疑是屹立万年邻邦,因此主动向对方靠拢显得顺理成章。
来源:莫离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