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隐形钠”科学倡议,助力全民健康生活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10:43 1

摘要:2025世界减盐周内以“警惕隐形钠,守护全民健康”为主题的全民科学倡导发布会在杭州成功举办。本倡导内容由中国营养学会发起并邀请营养健康领域专家共同到场发布《警惕隐形钠 全民科学倡导》,旨在通过科学普及,破解国民钠摄入超标难题,推动健康饮食从认知迈向实践。

2025世界减盐周内以“警惕隐形钠,守护全民健康”为主题的全民科学倡导发布会在杭州成功举办。本倡导内容由中国营养学会发起并邀请营养健康领域专家共同到场发布《警惕隐形钠 全民科学倡导》,旨在通过科学普及,破解国民钠摄入超标难题,推动健康饮食从认知迈向实践。

钠超标成社会挑战:全民减盐/钠刻不容缓

发布会致辞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丁钢强教授表示:我国居民人均盐/钠超世卫组织推荐摄入量的1倍多,极大程度地推高高血压、脑卒中及慢性病风险。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韩军花指出,“减盐”作为国家卫健委“三减三健”行动的核心目标,亟需公众教育与企业双向发力,减盐的核心是减钠,警惕除盐以外不易感知的“隐形钠”摄入,成为回归合理钠摄入的重要环节。

解码隐形钠:从血管健康到儿童健康的全面警示

钠摄入管理,既是民众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的客观要求,也是影响国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张蕴鑫在《警惕隐形钠——解码钠超标对血管的致命威胁》报告中强调,长期过量钠摄入可引发心血管疾病,成为卒中、心梗和肾衰竭的重要诱因。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全球每年因高钠摄入导致的卒中死亡人数超200万。《欧洲心脏医学》研究显示,钠摄入每减少1.15克/天,卒中死亡率可降低28%,控制钠摄入可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中国超70%的儿童存在钠摄入超标问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邵洁主任提示,钠摄入超标可能引发起发育问题,更与骨钙强相关,呼吁家长按年龄段实施控钠,例如7-24月龄婴幼儿辅食不添加盐、7-10岁学龄儿童每日钠适宜摄入不超过1200毫克。呼吁家长学会看配料表和和营养成分表。

中国营养学会副秘书长王瑛瑶在《如何减“盐/钠”-从国家政策到民众实践》报告中分享,研究表明过量钠摄入与特应性皮炎、肥胖等代谢疾病有关。2015年调查数据表明,中国居民的主要钠摄入来源是盐(氯化钠)占64%,各种调味品大约16%,以及加工食品9%。隐藏盐/钠主要见于常见的调味品,如酱油、咸菜、味精(谷氨酸钠)等,以及含钠的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碳酸钠、苯甲酸钠,都会增加加工食品中的钠。减钠不仅仅是减盐,需要警惕隐形钠。

五大倡议内容构筑防控体系,科学控钠守护全民健康

会上,《警惕隐形钠,全民科学倡导》的内容发布成为一大亮点。与会专家呼吁,国民应科学认知到“减盐”的本质是“减钠”;警惕加工食品、调味品中咸味不明显的隐形钠,如谷氨酸钠、呈味核苷酸二钠含钠添加剂;倡导家庭烹饪少盐少叠加复合调味、外食主动要求低盐、预包装食品优选少盐/低钠标签;儿童及高血压等慢病人群更应关注控制钠的摄入;全民践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人日钠摄入≤2000mg),传播控钠知识,从阅读食品标签、参与健康教育做起,争做健康第一责任人,以科学减钠行动共建健康中国。

创新实践企业代表松鲜鲜展示了“咸鲜分离”技术成果

作为减钠技术企业,松鲜鲜创始人易子涵以母亲因高血压脑溢血经历切入,呼吁行业践行国家健康使命,承诺全线产品生产过程不额外添加隐形钠。其研发团队通过玉米酱粉与酵母抽提物复配,用自然食材提鲜,实现“咸味”与“鲜味”分离。她指出:“减盐≠减钠,企业需以技术突破平衡健康与口感,让控钠选择成为日常。”

本场会议主持嘉宾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韩军花总结称:“当科技创新让健康选择更简单,‘三减三健’才能真正融入国民生活。”未来,学会将持续联动政、企、医、研力量,筑牢全民健康防线。

2025世界减盐周《警惕隐形钠》发布会是减盐的持续,也是科技实施减钠的里程碑,更响应了全民健康行动的落实推动。让我们携手,从读懂一瓶酱油的标签开始,警惕隐形钠,让健康中国从理念照进现实。

来源:中国食品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