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0日至11日,以“百卅天大 挑战未来”为主题的“挑战杯”天津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成果展暨资源对接会,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太雷广场举办。来自全校19个学院的36个优秀团队,通过实物作品和展板的形式,诠释着各自的创新底色,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
当青春与科技碰撞
“挑战杯”成果展点燃北洋园的初夏
各类“黑科技”亮相太雷广场
属于天大人的科技盛宴
以硬核方式上演巅峰对决
5月10日至11日,以“百卅天大 挑战未来”为主题的“挑战杯”天津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成果展暨资源对接会,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太雷广场举办。来自全校19个学院的36个优秀团队,通过实物作品和展板的形式,诠释着各自的创新底色,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技盛宴。
成果展现场区域划分清晰,观展师生既可以在各类科技发明中感受工程装备的宏大和精密,也能在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展区细探基础科学的原理,还能沉浸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氛围中了解天大学子扎根祖国大地的故事。
天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柴立元,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胡文平,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斌来到成果展现场,与参展项目团队的同学进行亲切交流。校领导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探索实践,鼓励青年学子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实践活动,书写好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台风哨兵”项目团队介绍说,“我们项目设计了具备自主部署能力的火箭垂直发射台风探测装置,致力于实现在台风核心区域快速准确获取关键气象数据,解决目前台风监测精度与时效差,难以精监测的问题。”“通过多物理场耦合建模与智能优化方法,我们致力于提高新型射频芯片在复杂应用场景下的设计效率和可靠性,进而解决射频芯片多物理场效应建模精度低、适用范围小、优化难度大的问题。”来自微电子学院的本科生团队在现场同观展师生探讨着他们的科研方向。青年民间外交使者团队生动讲解了他们的调研成果,“我们始终坚信留学生是文化互鉴的天然使者,通过五年对132国3500名留学生的跟踪调研与互动实践,我们正努力探索高校在国际文化传播中的新型外交实践路径。”从微观世界原理的“探索者”,到人工智能等“年轻人的事业”的“创作人”,从田间地头的社会治理,到文化出海的真切实践,理工文医学科交叉的画卷在成果展的每一处展板前一一呈现。
此外,现场还邀请来自学术界、产业界、投资界的专家代表参与资源对接环节,围绕项目更好服务社会发展等方面与学生团队展开深入交流。天津大学团委长期致力于做好“挑战杯”系列赛事“后半篇”文章,助力青年科技成果走出校园,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