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货架上的秘密:为什么普通农户的菜永远进不来?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4 13:09 1

摘要:就拿咱常见的蔬菜来说,山东有个李大叔,自家种了好几亩白菜。白菜丰收了,满心欢喜想进超市卖,结果呢,超市采购根本不搭理他。为啥?人家超市早就和大供应商签了长期合同,大供应商能保证稳定供货,李大叔这种小农户,供货量不稳定,超市不敢冒险。而且超市对白菜的大小、外观、

家人们,今天唠唠农产品进商超这事儿。你们想啊,农民辛苦种的菜,本应卖个好价,可现实是,普通农产品想进商超,难于上青天,基本都被大商户把控着。

就拿咱常见的蔬菜来说,山东有个李大叔,自家种了好几亩白菜。白菜丰收了,满心欢喜想进超市卖,结果呢,超市采购根本不搭理他。为啥?人家超市早就和大供应商签了长期合同,大供应商能保证稳定供货,李大叔这种小农户,供货量不稳定,超市不敢冒险。而且超市对白菜的大小、外观、农药残留检测标准很严格,李大叔的白菜虽然好吃,但大小不一,也没经过专业的农药残留检测,自然不符合要求。最后,李大叔的白菜只能低价卖给贩子,而超市里的白菜价格却不低,中间的差价都被大商户和超市赚走了。

再比如水果,广西的果农王大哥种了一大片芒果,想进当地的大型连锁超市。一打听才知道,光是进场费就得好几万,还有各种名目的费用,王大哥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就算咬咬牙交了钱,超市的货款结算周期很长,王大哥的资金链肯定得断裂,没办法,只能放弃。

这种被大商户垄断的局面,对咱消费者也没好处。因为中间环节多,成本高,咱们买东西就得花更多钱。那怎么改善这种情况呢?

首先,可以尝试“农超对接”模式 ,比如超市和农业合作社合作,合作社组织农户生产,这样既能保证供货的稳定性和标准化,又能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像河北举办的“河北净菜进京暨产销对接活动”,多家采购商与河北农产品企业达成长期合作供货协议,有效促进了河北农产品进入北京商超,保障北京市场供应的同时,还促进了河北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

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对普通农户和中小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资金支持、技术培训,帮助他们达到商超的采购标准,比如提供低息贷款,帮助农户建设现代化的种植设施,提高农产品品质。

另外,农户自身也要积极提升产品质量,进行标准化生产,打造自己的品牌。就像浏阳葛家镇的“葛家鸡肠子辣椒”,通过精细化种植,保证品质一致性,成功和盒马鲜生、麦德龙等大型商超合作,不仅拓宽了销路,还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大家觉得这些办法可行不?欢迎一起讨论,说不定能帮农民伯伯们解决大问题呢!

来源:乡下乡里乡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