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揭阳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适宜茶叶生长,让揭阳成为茶叶的“天堂”。在揭东区北部,拥有主峰海拔高达1000多米的小北山,这里的土质呈微酸性、质地松软,虫害较少,不少野生山茶茁壮生长数百年。勤劳智慧的先民利用当地产的茶叶,在“足火重炒”的特殊工艺下,制作出了具有揭阳特
康禾贡茶、玉湖炒茶同为揭阳炒茶的代表,如今康禾贡茶制作技艺、玉湖炒茶制作技艺合并为绿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01
揭阳炒茶
揭阳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适宜茶叶生长,让揭阳成为茶叶的“天堂”。在揭东区北部,拥有主峰海拔高达1000多米的小北山,这里的土质呈微酸性、质地松软,虫害较少,不少野生山茶茁壮生长数百年。勤劳智慧的先民利用当地产的茶叶,在“足火重炒”的特殊工艺下,制作出了具有揭阳特色的炒茶。
揭阳炒茶属于中国六大茶品中的绿茶,但是因为工艺独特,不仅外形具有紧实、灰绿“起霜”的特点。冲泡出来的炒茶茶汤也区别于传统的绿茶的茶汤,呈现出明亮的橙红色,且通过不同的炒制手法,揭阳炒茶还能制作出风味各异的茶叶。
02
康禾贡茶
“康禾贡茶”产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康禾镇,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河源县志·物产卷》载:“岭南山地产茶者多,而河邑独盛。上莞、康禾诸约,居人生计,多半赖此……”康禾贡茶具有色泽翠绿、均匀,汤色深绿、明亮、清澈,香气清和、持久、耐泡,味道清醇、香滑、回甘的特点。清康熙年间当地官员将其进贡给皇帝,康熙帝品尝过此茶后,觉得茶叶清香甘醇、回味无穷,大为赞赏,将其列为朝廷贡品。
康禾贡茶选用当地中小叶茶树品种新梢的鲜叶制作而成,采摘时只选取细嫩、肉厚的良种芽叶,以对夹二叶为主,少量对夹三叶,芽叶完整,色泽鲜绿,新鲜匀净。采摘完鲜茶叶后经历精选、杀青、揉搓、初烘、包揉、复烘、辉锅、再精选等工序方可完成。康禾贡茶的制作技艺传承已久,是其数百年来保持经典风味的主要原因。
03
玉湖炒茶
玉湖炒茶是揭阳两外一个代表性的炒茶,主产于揭阳市揭东区玉湖镇坪上村。明朝嘉靖末年(1565年)原住丰顺金欧寨的林松辉移居于现在的玉湖镇坪上村。到了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其第十三代传人林想,有一天偶然从一堆鸟粪中拾得一颗树籽,把它埋于土中。三年后再次到此地砍柴时,发现那树籽已长成枝荣叶茂的小树。因为叶子味道甘醇,就把嫩叶摘下,用生铁鼎炒干,因为是鸟带来的种子,便命名为“鸟啄茶”。
鸟啄茶冲泡后茶汤水色泽深褐,气味清香,饮之先涩后甘,回味无穷。此后林想将茶籽摘下,繁育播种,又经过数年的种植管理,逐渐种出了一小片茶林。同时开始采摘嫩叶,炒揉制作鸟啄茶售卖。如今这份制作工艺历经数代人传承至今,需要经历摘茶、杀青、炒茶青、筛选茶、升茶、储茶等工序。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来源:美食地图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