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沅陵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温园、张晓星、曾静、舒萃,4位教育系统的市、县人大代表,用知识与爱浇灌着祖国的花朵;以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传递着基层的声音,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女性的风采,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奉献之歌。
苏春生 黄远河
在沅陵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温园、张晓星、曾静、舒萃,4位教育系统的市、县人大代表,用知识与爱浇灌着祖国的花朵;以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传递着基层的声音,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女性的风采,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奉献之歌。
温园:苗岭逐梦育新苗,履职丹心映山红
2016年,温园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沅陵县马底驿乡,投身乡村教育。作为体育教师,她将苗族文化与体育教学深度融合,为传统体育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课间操时,竹竿舞的节奏响彻校园,孩子们在清脆的敲击声中跳跃腾挪,既锻炼了身体,又传承了苗族文化。她还精心设计了“接力寻宝”“障碍大闯关”等趣味体能游戏,将体育锻炼与团队协作巧妙结合,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爱上运动。凭借创新教学,她多次荣获怀化市“优秀教练”称号,在羽毛球竞赛中也屡获佳绩,成为乡野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担任班主任期间,温园用细腻的关怀温暖着每一个孩子。对于留守儿童,她定期家访,送去生活的关怀和学习的鼓励。面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她耐心引导,通过一次次谈心和活动打开他们的心扉。“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是对她默默付出的最好褒奖。
怀化市人大代表温园(中)在为高二学生上体育课。
温园深知,教育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修行。从教9年来,她始终坚持学习,阅读大量体育杂志和教育理论书籍,不断充实自己。2017年,她在“送教下乡国培计划”中脱颖而出,获评“优秀学员”;2023年,她积极参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将前沿技术融入教学,让课堂更具活力。
在教学实践中,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带领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指导他们从生活中发现科学奥秘;在经典书练漂亮汉字比赛中,她以独特的指导方式助力学生取得佳绩。她撰写的论文也在教研领域崭露头角,彰显着深耕教育的匠心。
2023年9月,凭借在乡村教育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教学能力,温园被调入沅陵县第一中学,承担高二年级6个班的体育教学工作。面对新挑战,她迅速调整教学策略,将乡村教育中的创新理念与重点中学的教学需求相结合,设计出兼具专业性和趣味性的课程。她带领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能训练,开展团队协作项目,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集体荣誉感,在新的舞台上继续发光发热。
当选怀化市人大代表后,温园将目光聚焦在乡村教育发展上。她深入乡村学校调研,发现乡村学校普遍存在体育器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乡村学校体育教育。在市人大会议上,她提交了关于加强乡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配置的建议,提出增加器材配备、加强教师培训等切实可行的方案。同时,她十分关注乡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呼吁建立乡村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机制,推动在乡村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张晓星:星耀杏坛传薪火,履职为民践初心
1996年,张晓星从黔阳师范毕业,踏入沅陵县鹤鸣山小学,开启了她28年的教育征程。为了提升专业素养,她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得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本科文凭。担任班主任15年,她将“爱”贯穿教育始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面对家庭发生变故的学生,她主动家访,与家长共同制定帮扶计划;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她用鼓励和肯定让他们重拾自信。
在担任学校年级组长的8年里,张晓星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教学任务重时,她主动承担;荣誉来临时,她让给同事。在她的带领下,年级组成绩斐然,她所带的五年级组在怀化市小学抽考调研中荣获县教学一等奖,2022年,在六年级组小学毕业会考中也斩获县教学一等奖。2016年,张晓星被评为“沅陵县教学能手”。
沅陵县人大代表张晓星(右三)与鹤鸣山小学年级小组老师开展教学研讨。
2021年8月,张晓星当选沅陵县人大代表。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她积极投身学习。2022年7月,在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上,她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知识,课后反复研读,为履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张晓星深知,代表履职的根基在基层。在教育教学调研中,她发现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编排内容多、难度大,提出加强幼小衔接的建议,为教育部门优化教材编排提供了参考。在“检爱同行,共护花开”活动中,她关注到孩子们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回校后立即组织防性侵、防校园欺凌主题谈话,为学生筑起安全防线。
校园周边安全也是她关注的重点。针对鹤鸣山小学学生上下学安全问题,她积极发声,提出禁止在校门口停车,完善道路建设的建议;针对城北学校周边乱象,她提出环境治理建议,为孩子们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
张晓星将人大代表和人民教师的双重身份有机融合。她白天精心授课,晚上研究代表建议;工作日批改作业,休息日走访调研。为了紧跟教育前沿,她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成长。2022年,张晓星被县人大常委会评为人大代表履职先进个人,这份荣誉是对她双岗奉献的褒奖。她用粉笔书写育人初心,用建议传递民生期盼,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光芒。
曾静:静水深流润桃李,履职如歌谱华章
诗意课堂,启蒙心灵润心田。站在沅陵县第一中学课堂的讲台上,曾静宛如一位诗意的引路人。她的课堂充满创意与温情,讲解《背影》时,她用老照片和音乐营造氛围,让学生跨越时空感受深沉的父爱;解读《荷塘月色》,她以古典旋律为舟,带领学生领略文字中的朦胧之美。
面对新课标改革,她创新打造问题情境与沉浸式体验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穿越千年的对话”主题活动中,学生化身唐宋诗人,感悟诗词魅力;“校园文学创作工坊”则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语文成为学生探索生命、表达自我的桥梁。在她的带领下,班级语文平均分连年位居年级前列,多名学生在省级作文竞赛中摘得桂冠。
沅陵县人大代表曾静(左二)与沅陵县第一中学市、县人大代表交流履职心得。
温情守望,护航成长暖人心。作为班主任,清晨,曾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深夜,她仍在批改周记,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她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详细记录他们的特点和困惑。一名因父母离异而厌学的学生,在她连续3个月的陪伴和引导下,逐渐走出阴霾,成绩稳步提升。她还搭建“家校成长共同体”,举办家长读书沙龙,促进家校沟通,班级多次荣获县、校“优秀班集体”称号。
作为校团委专干,曾静是校园里的“青春策划师”。她精心组织模拟联合国大会、校园辩论赛、红色情景剧等活动,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在“百年青春心向党”活动中,她带领学生走访老党员,传承红色基因;“青春志愿行”活动则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家国情怀的种子。
当选县人大代表后,曾静关注教育领域的痛点和民生难点。她深入调研发现,近三成学生不同程度存在心理问题。在县人大会议期间,她提交了关于构建县域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议,该建议推动了沅陵县开启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工程,多所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教师。此外,曾静还心系校园周边环境,她提出的交通疏导方案有效缓解了学校门口的拥堵问题,为学生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寒来暑往,曾静始终坚守在教育与履职的岗位上。她常说:“教育是雕琢灵魂,履职是守护民生,二者皆是为了点亮更多人的生活。”她用知识滋养学生心灵,用建议传递群众呼声,以平凡之躯在教育与履职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成为照亮学生求学路、温暖群众心的一束光。
舒萃:萃聚微光映山乡,履职躬行显担当
烛照山乡,用爱点亮求学路。2011年,舒萃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后,走进沅陵县凉水井镇中心小学,将青春献给山乡教育。面对教室里渴望知识的眼神,她暗下决心:要做照亮孩子们心灵的光。
沅陵县人大代表舒萃(右二)在辅导学生学习。
每天清晨,舒萃第一个到校迎接学生。夜晚,办公室的灯光里总有她批改作业的身影。班级里留守儿童占比超七成,她化身“临时妈妈”,为孩子们缝补衣服、辅导功课、讲述外面世界的故事。小阳,那个父母常年在外、性格孤僻的男孩,在她一年的耐心陪伴下,终于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舒萃独创的“微笑教学法”,成为打开学生心门的钥匙。课堂上,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让羞涩的孩子敢于发言;课间时,她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倾听他们的小秘密。这份爱换来了学生们最纯真的回馈,毕业多年的学生总会回来看望她,感谢她让自己相信“我可以更好”。
“教育是静待花开的坚守,更是永不停歇的攀登。”舒萃深知,要让山乡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必须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她将办公室变成“学习角”,堆满教育书籍;把每一堂课都当作作品打磨,从教学设计到板书,每个环节都反复推敲。
舒萃的努力结出累累硕果,在省级优秀案例评选中斩获特等奖,多次在区级教师赛课中获奖,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屡获市县级荣誉。为了上好语文课,她提前两周查阅资料,制作精美课件;为了让学生理解古诗词,她自编情景剧;为了培养阅读兴趣,她设立“图书漂流角”。作为年级组长,她带领团队探索“分层教学法”,让曾经落后的班级实现逆袭,语文平均分跃居全镇前列。
2021年,舒萃当选沅陵县人大代表。身份的转变让她深感责任重大。她利用课余时间走访周边学校,发现乡村学校存在师资短缺、教学设备陈旧等问题。在县人大会议期间,她提交了关于加强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建议提出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增设乡村教师专项培训等措施,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舒萃尤其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她联合当地妇联、民政部门推动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在学校开设“心灵驿站”,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一次走访中,舒萃发现某乡村小学营养餐配送不及时,立即反映到相关部门并跟进整改,直到问题彻底解决。“当代表就要为群众说话,为教育发声。”她用行动践行着这句承诺。
13个春秋,舒萃将最美的青春献给了山乡教育,用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细纹爬上眼角,笑容依然温暖灿烂。从教坛新秀到人大代表,舒萃将继续在教育与履职的道路上笃定前行,让山乡孩子的梦想照进现实,让为民服务的承诺落地生根。
温园、张晓星、曾静、舒萃,4位沅陵教苑的巾帼代表,她们以教育为笔,以履职为墨,在沅陵大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她们的故事,是基层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动缩影,更是新时代人大代表担当作为的最美诠释。
编辑:杨 柳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来源:人民之友2023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