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陆战队首次联训,菲律宾成美军主导下的“安全新前线”?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4 15:00 1

摘要:5月13日,日本陆上自卫队对外宣布,将于本月底派遣部队参加在菲律宾举行的“海上勇士合作”多国联合训练,并将在6月上旬与韩国海军陆战队展开首次地面部队联合演练。虽然对外宣称训练科目以“海啸灾害应对”为背景,重点是搜救与人道援助,但无论从参训部队构成、地理背景还是

文︱陆弃

5月13日,日本陆上自卫队对外宣布,将于本月底派遣部队参加在菲律宾举行的“海上勇士合作”多国联合训练,并将在6月上旬与韩国海军陆战队展开首次地面部队联合演练。虽然对外宣称训练科目以“海啸灾害应对”为背景,重点是搜救与人道援助,但无论从参训部队构成、地理背景还是地缘现实来看,这场联训的真实意图,显然远不止于“自然灾害演练”这么简单。

这次训练地点设在菲律宾,与美军主导的“肩并肩”联合军演时间相近,地点重叠,并使用美国海军陆战队的MV-22“鱼鹰”运输机进行后勤保障。再加上菲律宾军方的协作与美日菲三方安全合作的加深背景,这次演练已经不仅仅是一次例行的灾害救援演习,而是在为“战场联动”“后勤通道”与“区域一体化应对机制”打基础。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是日本陆上自卫队与韩国海军陆战队首次在地面部队层面开展直接联合训练。日媒强调这是“历史性的一步”,但我们必须看到,这一步之所以迈出,不是日韩双边关系自然升温的结果,而是在美国持续推动“东北亚军事一体化”战略下的产物。美方一边对外高调鼓吹日美韩三边安全合作机制,一边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联合军演、军种融合、后勤通用等手段,将日韩逐步纳入其主导的亚太“准同盟链”中。

而这一次联训中最具实战意义的细节,是日本派出的并非普通部队,而是专门负责离岛作战的“水陆机动团”。这是自卫队近年来重点打造的“日本版海军陆战队”,其任务定位就是应对岛屿争夺战、两栖登陆作战等高强度冲突场景。让这样一支部队参与“人道救援”演练,其实本身就已经预设了“复杂地区、多国协同、高强度接触”的作战背景。更值得警惕的是,这支部队曾多次在冲绳、九州等地与美军展开联合登陆训练,其训练内容远超人道援助的范畴。

与之配套的,是韩国海军陆战队在本次联训中的角色安排:搭乘日菲联合运输力量登陆,展开协同救援,并使用美军提供的“鱼鹰”机型进行后送。这种编组方式,已经明显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为主”的军事部署逻辑,而是将三国部队以“模块化方式”整合,在同一战场体系内模拟作战协同。这背后,正是美军近年来在印太推进的“联合全域作战(JADO)”概念,即不同国家部队在同一战区共享数据、分担任务、整合平台,从而实现“像对待本国部队一样调度他国军力”。

因此,菲律宾本次成为联训平台,并非偶然。近年来,随着美菲军事合作恢复、四个“增强防务合作协议”(EDCA)基地的开放,美军在菲律宾北部的存在日益强化,尤其是靠近台海方向的吕宋岛、巴坦群岛更成为美国在应对“台海突发事态”中的关键节点。而以“海啸救援”之名展开的日韩登陆协同训练,既可以进行地区部队磨合,又不至于引发东亚国家的过度敏感,可谓战略包装与实战准备的“两不误”。

此外,日韩部队在菲律宾训练,还意味着两国在“海外派兵常态化”路径上再迈进一步。自安保法修订以来,日本自卫队已逐步走出国门参与更多实质性演训,而韩国军方在尹锡悦政府“亲美亲日”的战略基调下,也将参与多国联合行动视为外交“提升地位”的手段。这种趋势一旦固定,将使日韩未来参与美军主导的冲突反应能力显著增强,不再局限于本国防御,而具备“随叫随到”的区域介入能力。

但这一切,对整个地区安全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隐患。首先,这种演训名义与实战意图之间的模糊地带,为未来军事升级预设了空间。一旦局势紧张,这类“救援演训”完全可以转化为实质性的军事部署。其次,日本将离岛作战部队与韩国结合运用,实则为其未来在朝鲜半岛甚至台海方向的“有事干预”积累经验;而韩国通过这种方式也在突破宪法上对“主动派兵”限制,为其“全球战略伙伴”定位铺路。最终结果,是整个东亚军事动态更加复杂化、对抗化,和平缓冲空间不断被压缩。

在这场看似“救援为名”的联合演练中,真实的问题是:东亚的军事格局,是否已经进入一个不再退让的碰撞周期?日韩之间的历史恩怨尚未清算,今天却在战术层面紧密配合;美国在台海方向不断加码,现在又以“灾难救援”名义在红线边缘布阵。这场名为训练的“舞台剧”,是否正在预演下一场冲突的剧本?

来源:陆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