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小学品性课堂 | 当AI警官遇上数学课,小莲子智破“编码谜案”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4 10:12 1

摘要:2025年5月12日下午,莲花小学的录播教室里上演了一堂“烧脑”又充满科技感的数学课——三(3)班的同学们化身“小侦探”,在罗宇翔老师和AI警官的带领下,从身份证、银行卡的编码中抽丝剥茧,成功侦破了一起“入室盗窃案”。

2025年5月12日下午,莲花小学的录播教室里上演了一堂“烧脑”又充满科技感的数学课——三(3)班的同学们化身“小侦探”,在罗宇翔老师和AI警官的带领下,从身份证、银行卡的编码中抽丝剥茧,成功侦破了一起“入室盗窃案”。

这节选自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好玩·编码》的课堂,不仅让学生过了一把“破案瘾”,更生动诠释了莲花小学“品性课堂”的育人理念:用真实问题激发思维,以技术赋能滋养品格。

课堂直击:破案任务中的“品性”生长

“AI警官呼叫小侦探!案发现场发现一张不完整的身份证和银行卡,请协助锁定嫌疑人!”随着AI警官的语音指令,学生们迅速进入角色,从地域排除、年龄计算、性别识别三条关键线索展开推理。

AI技术全程助攻:动态标注编码分段、实时生成推理路径图、模拟“信息泄露”警示动画……学生们在“破案”中不仅掌握了编码规则,更体会到“唯一性”背后的严谨和“系统性”暗藏的智慧。

品性渗透:藏在编码里的品格教育

这场“数学破案”背后,是莲花小学“品性课堂”的深层设计:

呵护天性:“破案”游戏激活探索欲,学生争相扮演“推理高手”“数据侦探”,在角色中释放好奇心;

淬炼心性:面对复杂的身份证编码,学生反复验证“第17位奇偶性”,从急躁到耐心,磨砺细致与坚持;

修养德行:AI警官总结时强调“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自然渗透“七心德育”中的责任意识;

发展个性:课后设计学号环节,有学生创新提出“入学年份+班级+座位号+防伪码”,展现独特思维。

一名学生兴奋地说:“原来数学不仅能破案,还教我保护隐私!回家我要给书包也设计个‘防盗编码’!”

AI+教育:让学习回归思维与品格

“技术不是噱头,而是让教育回归本质的工具。”课后研讨中,罗宇翔老师分享设计理念:AI承担数据计算、动态展示等机械任务,教师得以更专注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与价值判断。例如当学生试图公开他人“学号隐私”时,AI即时弹出风险提示,触发关于“信息伦理”的讨论。

专家视角:技术赋能与品性教育的双重奏

莲花小学数学科组与邓曼莉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老师们后续对本节课进行了评价。

徐晓红副校长(莲花小学)品性课堂视角

“这堂课是‘品性课堂’理念的生动写照——它让知识生长在真实的问题土壤里,让品格浸润在思维的跃动中。孩子们在排除嫌疑人的过程中,反复验证编码规则时的‘较真’,设计学号时对‘唯一性’的执着,正是‘淬炼心性’的具象化体现;而AI警官那句‘保护个人信息’的提醒,又把‘修养德行’自然融入学科教学。”

邓曼莉副校长(华新小学)AI融合视角

“这节课重新定义了AI在数学课堂中的角色——它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思维合伙人’。AI快速处理编码数据,让教师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得以聚焦推理逻辑的引导;动态生成的学情热力图,让分层教学真正落地。最巧妙的是,AI模拟的‘信息泄露’动画,用技术手段把抽象的安全意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危机场景,这是传统课堂难以实现的。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AI+学科’的莲花样本,让技术不仅优化‘怎么教’,更能重塑‘教什么’。”

这堂 “AI 警官遇上数学课” 的精彩实践,是莲花小学探索创新教育的一个缩影。在未来的教育征程中,莲花小学将继续进行“品性课堂”新实践,深度挖掘 AI 等技术的教育价值,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与内容。相信在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下,会有更多生动有趣、富有内涵的课堂涌现,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也为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值得借鉴的优秀范例。

来源:昊焱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