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梭织锦烦时匠,琼尺裁云补化工。穿越千年时光的汉中锦缎织造技艺(以下简称:织锦技艺)曾几近失传,2014年四川王琦的到来带来转机。定居汉中,他将传统蜀锦与汉中地方织锦技艺相结合,织造出具有汉中文化元素的锦缎产品,让这项非遗技艺重焕生机。前不久,该技艺成功入选汉
金梭织锦烦时匠,琼尺裁云补化工。穿越千年时光的汉中锦缎织造技艺(以下简称:织锦技艺)曾几近失传,2014年四川王琦的到来带来转机。定居汉中,他将传统蜀锦与汉中地方织锦技艺相结合,织造出具有汉中文化元素的锦缎产品,让这项非遗技艺重焕生机。前不久,该技艺成功入选汉中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汉锦和蜀锦同属古代巴蜀织造体系,采用经线织花的提花机织制。”王琦告诉记者,他师从蜀锦传承人,系统学习过蜀锦织造技艺,来到汉中后发现这里的锦缎织造虽与蜀锦同源,却因历史变迁而几近湮没。为了复兴这一独特技艺,他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办锦缎织造技艺培训班,邀请老艺人授课,培养新一代的传承人,为织锦技艺的传承注入新鲜血液。
2023年,王琦成立专业公司,组建团队,复原出地方传统纹样与传统缫丝生产线,在汉服布料生产加工以及服饰周边应用衍生品中深入运营。其打造的“卿如故”汉服品牌,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完美融合,让传统织锦技艺在年轻一代中“破圈”传播,当年,就在线上直播间创下3.1万件的销量。
憨态可掬的秦岭四宝、绚丽的油菜花海图案、栩栩如生的金陵十三钗画像……走进王琦的设计工作室,一排排织锦文创产品格外引人注目,这是王琦让织锦技艺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又一“秘籍”。
“我们在设计中融入了汉中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元素,比如秦岭山脉、汉江流水等,开发出更具创意和实用性的文创产品,让织锦技艺以更多元的形式走进百姓日常生活,成为生活场景的一部分。”汉中锦缎织造发展有限公司插画师贾承说。如今,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热销,还远销海外,成为文化输出的新载体。
在汉台区七里街道的织锦工坊内,梭机声此起彼伏。柯妮妮正熟练地投梭引线。“这份工作,时间灵活,既能挣钱养家糊口,又方便我照顾孩子,现在我每个月都有4000多元工资。”柯妮妮告诉记者,像她这样的受益者有40多人。公司通过“基地+农户”的模式,将裁剪、装袋等工序分包给周边村民,带动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谈及未来,王琦计划建设汉锦博物馆,开展非遗文化研学活动,与本地手工团队、旅行社合作推广非遗体验活动,让这项千年技艺持续焕发新生机。
来源:汉中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