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一”期间的聊城,因一场马拉松而沸腾。当一万五千名参赛者的脚步掠过古城的青砖、东昌湖旁的绿道,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厚重底蕴与体育运动的蓬勃活力碰撞出了独特的火花。这场赛事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次文化、旅游与商业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展现了聊城以体塑旅、以
□ 夏旭光
“五一”期间的聊城,因一场马拉松而沸腾。当一万五千名参赛者的脚步掠过古城的青砖、东昌湖旁的绿道,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厚重底蕴与体育运动的蓬勃活力碰撞出了独特的火花。这场赛事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次文化、旅游与商业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展现了聊城以体塑旅、以赛兴城的创新发展智慧。
聊城的魅力,在于绵延数千年的文化基因。大运河的漕运记忆、黄河的波涛奔涌、山陕会馆的商帮传奇、宋代铁塔的沧桑厚重……一幕幕历史的印记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精神地标。本届马拉松巧妙地将赛道设计与历史景观、人文底蕴串联,使体育赛事升华为可感知、可体验的文化载体,让选手在奔跑中与历史古迹“对话”,在挥洒汗水时感受“两河明珠”的人文气息。当跑者用脚步丈量古城墙的轮廓,用呼吸触摸运河畔的晨风,体育精神便与历史文脉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聊城深谙“文化为体育赋能,体育为文化搭台”的互促逻辑。起跑前的舞蹈《水之灵》将江北水城的柔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活力四射的街舞表演点燃全场。此外,“五一”期间,非遗展演、传统武术展示、国风国乐、舞狮表演等文化活动在古城区以及聊城各县市区“百花齐放”,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当地文化魅力。正如古希腊人在奥林匹亚赛场上追求体魄与精神的和谐,今日聊城也通过体育赛事重新诠释着“文武兼修”的智慧与力量,让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标签焕发出青春活力。
更可贵的是,赛事带动了“一日跑者,三日游客”的消费模式,实现了从“赛事流量”到“经济留量”的转变。就像来自淄博的选手康健,比赛前一天带着妻子和孩子一起来到聊城,跑完后又在聊城游玩了几天。
当最后一名选手冲过终点线,收获的不仅是一块奖牌,更是一段与古城共鸣的生命体验。这次奔跑证明,体育赛事完全可以成为激发古城活力的新引擎,而文化底蕴则是赛事最具差异化的竞争力。
正如大运河曾联通南北经济,今天的聊城正以创新的步伐,通过体育纽带连接历史与现代、文化与产业,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文旅图景。
编辑:王克审核:刘 飞
本文来自【聊城日报-聊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