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作者看来,语言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每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网络社交体系,但是今天一些孩子过度依赖网络用语,干扰了他们规范的语言表达。
昨天人民网发表了一篇文章,针对网上的网络烂梗,给出鲜明的观点,莫让低级趣味围猎青少年。
人民网在这里举了好几个网络流行的热梗,“真嘟假嘟”、“你个老六”、“笑鼠了”,“鸡你太美”等等。
在作者看来,语言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每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网络社交体系,但是今天一些孩子过度依赖网络用语,干扰了他们规范的语言表达。
一句话,在人民网看来,当前有很多孩子因为网络烂梗,而变得不会好好说话。
虽然网络评论区都在反驳人民网,因为平台的过滤,这些孩子们经常都是用谐音来表示。人民网应该从自身做起,不能直接杜绝人们的正常表达。
但即便如此,我们觉得应该全网禁用一些词语,比如“白嫖”。
根据网络内容显示,“白嫖”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最早指的是不给钱吃霸王餐,就叫白嫖。
后来流行于饭圈和游戏圈,指的是为饭爱豆,但是什么都不为她做,却又享用其他人资源的人。后来引申泛指免费,索取他人资源的行为。
说实话,这个词儿充满了满满的恶意,应该彻底从网络上禁止。
首先,这个词语充满着满满的性意味。
我们习惯了表达吃喝嫖赌这个词儿,在汉语的语言体系当中不是一个好的词语,代表着一个人的品行是有问题的。青少年群体当中,喜欢流行这么一个词,难免会对他们日常的生活、性格、价值取向产生一些影响。
其次,白嫖这个词,有很多可以替代的词语,比如说不劳而获。
我们中国的汉语经历了这么几千年的发展,早已经变成了成熟的体系。虽然如今的社会跟以前不太一样,但是完全可以有更多更有价值的词语来代替。
第三,官方媒体应该以身作则,先行禁用此类词语。
像“白嫖”这类词语的传播,新闻媒体功不可没。别的不说,很多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社团大量的使用yyds,这才导致这样的非规范词语流行起来。
连官媒都这么做,这很难不影响这类词语在青少年甚至整个网络的流行。
在消费者文化当中,白嫖被认为是一种道德败坏的行为,意味着免费获取商品或者服务,而不用付出费用。
比如2024年7月15日,新浪网就发表了一篇文章,有人开售仅退款白嫖课程最高298元。
作为一个官方门户网站官方媒体,这样的词语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平台上,青少年模式也不能把它过滤,不可能不影响到青少年网络热词网络热梗的使用。
我们应该了解到,语言的表达内涵和外延成反比,词义越模糊,使用的范围就越大。那也看是百搭的网络热梗实际上非常空洞,而且一些网络语言充满暴戾气息,往往可能成为自身极端暴力行为的温床。
就像白嫖这样的词语,很容易影响学生们的三观。他们未必真正懂得这个词语的意思,就已经使用,这对于他们与性格的发展,价值的塑造等等都有负面的影响。
再次呼吁,净化网络,应该全网禁用“白嫖”这个词儿。
来源:老张侃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