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5月以来,我们开展了公园草坪帐篷区规范管理金点子征集活动,邀请市民为公园草坪帐篷区规范管理献计献策,同时在多个公园召开座谈会,听取游客、公园志愿者、管理者、行业专家、媒体等对帐篷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也提了很多点子,但禁止天幕使用的呼声还不强烈。”
原创 青春上海 青春上海
气温逐步升高
一年露营旺季又来了
在享受露营快乐的同时
各种相关事故也引发关注
不少市民都称
曾被天幕的风绳绊到或割伤
此前
一位市民称
其孩子在重固文心公园内玩耍时
被天幕的风绳割伤了
有市民呼吁
能否禁止天幕?
最新消息传来
上海市公园管理部门负责人介绍
被风绳绊倒总体可控
全市暂不考虑禁天幕
“去年5月以来,我们开展了公园草坪帐篷区规范管理金点子征集活动,邀请市民为公园草坪帐篷区规范管理献计献策,同时在多个公园召开座谈会,听取游客、公园志愿者、管理者、行业专家、媒体等对帐篷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也提了很多点子,但禁止天幕使用的呼声还不强烈。”
这名负责人表示,风绳、地钉的安全隐患客观存在,不能否认。但是,5月份天气渐渐热起来之后,一直待在帐篷里会比较闷热,天幕相对舒适,所以受到市民青睐,“我们要评估事件、事物的风险性与人性化等其他指标之间的平衡度。”
公园露营搭建天幕是否应该“一刀切”?
市民游客对此又有何看法呢?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对此展开调查
出于安全考虑
部分公园禁止天幕
市民意见不一
5月1日起
上海顶流地标“上海世博文化公园”
禁止搭设
带有风绳和需要地钉固定的天幕、帐篷
公园安保人员透露,之前出现过人员被风绳绊倒的情况。他们此前一直准备了醒目标识进行提醒,但哪怕他们发放了三角旗,也有一些人被绊倒,而且有游客并不会自觉系上。出于安全考虑,上海世博文化公园5月1日起禁止搭设带有风绳和需要地钉固定的天幕、帐篷。
对个别公园推出的禁止使用风绳、地钉固定天幕和帐篷,市公园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市城市公园帐篷区管理指引(试行)》目前仅在风绳悬挂警示标识、地钉不露头等方面做了安全要求,没有禁止使用风绳、地钉固定天幕和帐篷,各公园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决定。
实际上,世博文化公园并非上海第一家禁止搭建天幕的公园。早在2019年,在年轻露营爱好者中备受欢迎的宝山区南大公园率先公布禁令。公园大门口立有《公园帐篷区游客告知书》,上面红字标识“禁止搭设天幕、拉线帐篷及吊床”。
对于此项新规禁令
市民游客持有不同的看法
娇娇和朋友两人的帐篷可以拆成天幕形式,两人也对新规表示支持:“对我们女生来说搭帐篷更容易,天幕面积太大比较麻烦。如果天幕的地钉没有打牢的话,被风绳牵扯出来也很危险。”焦先生和朋友四人第一次来此露营搭建了一顶小型天幕,得知新规后坦言,“能理解,公园禁止搭建天幕出于综合考量,风绳确实挺危险的。”
来公园参加社群活动的95后青年Happer却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她并不满意公园“一刀切”的做法:“相较于耗费时间和成本更多的郊野户外活动,城市公园露营对上班族来说更为便利。周末和节假日是好不容易出来放松、社交的机会,上海市中心像这样环境好、交通便利的公园本就不多,如果禁止,我们又少了一个舒适社交的场地。”
记者采访发现,帐篷和天幕承担起了不同的功能,适用于不同的露营群体。对于多人一同前来的露营群体来说,反对声更大。
和其他亲子家庭一起来露营的家长王女士不赞成新规。“像我们这样一大群人一同露营的话,必须得靠天幕,空间面积更大。”至于风绳和地钉可能导致的安全风险,她表示只要家长多注意小朋友的行为就可以了。
游客俪先生同样表示,对一家四口来说,帐篷搭配天幕是基本配置。他对公园的规定表示理解,表示之后会改道世纪公园去露营。和朋友组团来的汪阿姨认为,现在天气热起来了,帐篷封闭、空间太小,搭上幕布既可以遮阳,四周开放又比较通风。“如果这里不让搭,我们也可以去其他地方。”
其他公园:未禁止搭建
超20人或超大面积天幕需报备
记者随后接连走访了普陀、浦东、嘉定、宝山等其他区域的城市公园,发现半马苏河公园、世纪公园、共青森林公园、顾村公园都允许市民游客在园区内搭建有地钉的帐篷和天幕。
部分公园并未设置分区提示。顾村公园内随处可见草坪上搭建天幕和帐篷的游客。公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园面积大,人流分散,并无露营限制,可随处搭建帐篷和天幕。
世纪公园同样未禁止市民游客在园内搭建带地钉的帐篷和天幕,但园区工作人员强调,公园对露营行为、搭建的帐篷和天幕有一定要求:超过20人的团建活动需要向园区报备,不允许拉横幅、烧烤;由于园区草坪是自己播种,养护成本较高,建议带中小型天幕,4*5米的超大面积天幕也要提前报备。他建议露营者在风绳上系有警示标识,园区也准备了警示旗,给有需要的市民游客使用。
还有部分公园专门开辟了露营区域,游客需在特定区域露营。同时为保证开放露营区域的安全性,公园对基层执行人员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半马苏河公园安保人员介绍,露营区从早上8点半至晚上9点开放,12小时需要轮流有人在现场值守。
从“一室一厅”变“两室两厅”
天幕、帐篷要控制数量
虽然被风绳绊倒的情况总体可控,但有一个现象却值得引起注意:天幕、帐篷越来越大,占据的草坪空间也越来越大。
记者在多个公园看到过占据10平方米以上空间的天幕、帐篷,加上周边拉的风绳,整个面积可能超过15平方米,有些帐篷像救灾帐篷那般大,不是“一室一厅”而是“两室一厅”,甚至“两室两厅”,多个家庭一起露营使用。
“在我们公园也出现过巨大天幕,这种天幕要控制数量,风绳又长又细,安全隐患较大。”一名公园管理者表示。
专家观点
权责分明规范露营行为
目前,露营已逐渐成为都市新风尚。针对露营安全风险的归责问题,记者采访了律师:公园禁止搭建帐篷天幕应进一步明确责任划分,规范露营行为。
“帐篷若属于经营者搭建,帐篷的经营单位应履行安全保障义务,若小朋友受伤,经营单位要承担责任。若帐篷由个人自己搭建,经营单位或场所设置露营安全提醒,则市民游客受伤与经营单位无关。”如此才能明确落实经营场所和市民游客的责任,端正规范露营场所的管理行为和市民游客的露营行为。
此外,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叶慧娟指出,根据目前的立法,公园管理方是可以制定自己的管理措施的。但为了平衡游客需求,她建议可因地制宜借鉴国外露营规定:我国公园露营场所在实现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可以明确营地面积、可容纳的人数,限制帐篷和天幕的尺寸,同时营地实现分区编号;实行预约制,有序预约,限制入场人数、限制尺寸,兼顾需求和安全。
第三届上海中小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
科普漫画作品征集活动
沪团团来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独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动了吗?
想要想要!如何才能获得呢?
】与【
】,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当【
】数达到200时,评论点赞第一的小伙伴将免费获得一套徽章哟~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