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不少人,尤其是中老年朋友,一提起养生,那就是“早起一杯温水,晚上两口枸杞白酒”。喝得那叫一个理直气壮,还要补一句:“这酒啊,不是普通的,是泡了枸杞的,养肝明目!”
现在不少人,尤其是中老年朋友,一提起养生,那就是“早起一杯温水,晚上两口枸杞白酒”。喝得那叫一个理直气壮,还要补一句:“这酒啊,不是普通的,是泡了枸杞的,养肝明目!”
说得跟喝的是仙丹似的,仿佛一口下去,三高都降了,血管也通了,连眼睛都亮了。
但问题来了,枸杞是好东西,白酒能不能天天喝,这事儿真得掰扯掰扯。不能光听邻居老王一张嘴,咱得听听科学怎么说。
你要是以为泡了枸杞的白酒就成了保健品,那就好比在炸鸡上撒点葱花就变成养生餐,听着有点荒唐吧?
先说说枸杞。枸杞确实是个好东西。传统中医里说它“滋肾润肺、养肝明目”,现代营养学也不反对。
枸杞里头富含多糖、胡萝卜素、维生素C,还有一点点微量元素。研究表明,枸杞多糖对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有助于抗氧化、抗疲劳。
但话说回来,这些枸杞里的“好成分”,遇上高浓度酒精,它们可就不一定老实了。酒精是个“急性子”,能破坏细胞膜、改变蛋白质结构。
泡在白酒里的枸杞,虽然颜色变红、味道变浓,但营养成分被破坏了多少,你心里得有点数。
再说白酒,这玩意儿的“本性”,可没那么温柔。酒精,也叫乙醇,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
少量饮用,也许会让人放松、血管扩张;但长期饮用或饮用过量,对肝脏、胃、神经系统的伤害,可不是开玩笑的。尤其是中老年人,代谢功能下降,对酒精的耐受力也差,喝多了,麻烦可就来了。
有些人觉得,“我不喝多啊,就一两白酒,泡枸杞的,算是养生!”问题是,这“一两”,天天喝,其实就相当于每天给肝脏发一张“加班通知”。
肝脏每天要处理这些乙醇,时间一长,肝功能就可能受影响。枸杞再好,也架不住天天拿酒当“营养液”。
从化学角度看,枸杞中的有效成分比如多糖、β-胡萝卜素,在高浓度的酒精环境中稳定性差,尤其是多糖类物质,容易降解。
那点残存的成分,恐怕连你嚼几个干枸杞的效果都不如。你要真爱枸杞,干嚼、泡水、煮粥,效果比泡酒靠谱得多。
心理上也有个误区叫“代偿心理”。感觉自己喝的是“养生酒”,就放松了警惕,心想:这是健康的,不算喝酒。
结果一杯变两杯,两杯变三杯,这就好比带着“健康”面具的狼,一点点把人带下酒瘾的坑里去了。心理安慰归心理安慰,酒精伤身那是实打实的。
有人说:“那我喝的是低度酒,伤害小。”这个说法啊,也得打个问号。低度白酒酒精浓度虽然低些,但如果天天喝,累积的乙醇摄入量照样不低。
就像每天吃一颗糖不多,但天天吃,血糖还是会飙上去。剂量积累,才是慢性伤害的关键。
别以为酒精只伤肝,它对大脑的影响也不小。酒精会干扰神经递质释放,影响睡眠质量、记忆力,甚至情绪。
中老年人本来就容易失眠、健忘,酒精再一搅和,那就真成“记吃不记打”了。泡了枸杞的酒,也不是“护脑神水”。
说白了,酒精是个“伪装高手”。短期内它能让人感觉“舒服”,但这舒服是暂时的,就像借钱过日子,早晚得还。
有研究发现,长期少量饮酒并不能防心血管病,反而增加高血压、心律不齐和中风的风险。那些“红酒养心”的老说法,近几年已经被不少主流研究所推翻。
再说一个冷知识,喝酒还会影响营养吸收。酒精会破坏肠道黏膜,影响维生素B族的吸收,尤其是B1、B6和叶酸。
中老年人本来消化吸收功能就弱,长期喝酒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反倒让身体越来越虚。
从生物学角度看,肝脏代谢酒精需要消耗大量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这会影响细胞的能量代谢,让身体处于一种“被迫应急”的状态。
一两白酒,也许不致命,但天天喝,慢慢就像“温水煮青蛙”,你还没觉察,身体就已经吃不消了。
枸杞白酒不是万能药,更不是保健品。很多人喜欢拿“我爸喝了一辈子白酒,身体倍儿棒”来举例子。
这种个体案例不具普遍性,就像有人抽烟活到90,你也不能说烟有益健康。科学讲的是大样本、统计学,不是个例。
要真图健康,喝点温水、吃点蔬菜、适量运动,比什么“养生酒”靠谱多了。枸杞的营养成分,正常饮食里就能摄取到,没必要冒着酒精风险去“捞”那点微量成分。
况且,枸杞也不是人人适合,肝火旺、腹泻人群就不建议多吃。
那是不是就完全不能喝点酒?也不是。关键在于“量”和“频率”。
偶尔小酌,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身体代谢得过来;但天天喝,即便是一两,那就是“慢性自损”。这就跟每天吃一口辣椒酱没啥,天天吃一碗,胃迟早得抗议。
还有一点得提醒,很多人泡药酒、枸杞酒,用的基酒浓度高,泡的时间长,酒精浓度反而更高了。
你以为喝的是“一两”,实际上摄入的乙醇比普通白酒还多。这种“隐形过量”,最容易被忽视,也是最危险的地方。
所以啊,把好东西泡在坏东西里,不能指望出来的就都是好东西。
枸杞泡酒,听起来是“1+1>2”,其实更可能是“1+1
真正的养生,是节制,是生活习惯的积累,不是一两口“神酒”就能解决的问题。
养生这事儿,不靠幻想,也不靠朋友圈的转发,得靠点科学脑子和生活常识。别让“喝枸杞白酒养生”这种伪命题,骗了自己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王兰,刘芳,张慧敏.枸杞多糖的药理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22,38(3):329-334.
[2]杨建华,张莉.酒精摄入与慢性疾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3,57(4):421-425.
[3]陈志刚,李蔚然.酒精对肝脏代谢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4,30(2):147-15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健康科普小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