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融化”成一滩!2亿只海星发生了什么?回顾那场“海星消融综合症”爆发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16:12 1

摘要:2013/14年北美太平洋沿岸大规模海星死亡事件的影响。左图(摄影:Melissa Miner)可能拍摄于疾病爆发前,是健康的海星种群。右图(摄影:Rachael Williams)则呈现了海星消瘦综合征(SSWS)爆发后,大量海星死亡的景象。这场神秘的疾病导

本文来源:“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2013/14年北美太平洋沿岸大规模海星死亡事件的影响。左图(摄影:Melissa Miner)可能拍摄于疾病爆发前,是健康的海星种群。右图(摄影:Rachael Williams)则呈现了海星消瘦综合征(SSWS)爆发后,大量海星死亡的景象。这场神秘的疾病导致包括赭色海星 (Pisaster ochraceus) 在内的至少20种海星数量锐减,其规模和地理范围都远超以往类似事件。

本文共计1001字,阅读约3分钟

2013年夏天,北美太平洋沿岸的海洋生态系统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大量海星突然出现身体溃烂、肢体脱落,最终在短短几天内死亡。这种现象被科学家称为“海星消融综合症”(Sea Star Wasting Syndrome,简称SSWS)。

它迅速蔓延,从阿拉斯加延伸到加利福尼亚,影响了至少20种海星,其中包括关键物种多腕葵花海星(Pycnopodia helianthoides)和紫海星(Pisaster ochraceus),等等。

SSWS的症状起初表现为海星体表出现白色病斑,随后组织开始腐烂、肢体脱落,最终导致死亡。整个过程可能在几天内完成,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

科学家最初怀疑,一种名为海星相关浓稠病毒(Sea Star-associated Densovirus,SSaDV)的病毒可能是罪魁祸首。研究人员在患病海星体内发现了这种病毒,并在实验中观察到病毒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

但是,后续研究表明,SSaDV可能并不是所有海星种类中SSWS的唯一原因。环境因素,如海水温度升高、酸化、污染等,也可能在疾病的爆发和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

SSWS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深远的。多腕葵花海星是海胆的主要捕食者,其数量锐减导致海胆数量激增,进而对海藻林造成破坏,影响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

尽管SSWS的爆发已经过去多年,但其影响仍在持续。一些地区的海星种群开始出现恢复的迹象,尤其是在加利福尼亚南部的潮间带,科学家观察到成年海星的回归 。不过,疾病仍在其他地区持续存在,科学家们仍在努力研究其原因,并监测海星种群的恢复情况。

图源: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

海星消融综合症的爆发,多多少少也说明,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加剧类似疾病的爆发。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减少污染,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我们每个地球人的责任。

(注:1.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留言、讨论。2.通常物种的拉丁学名一般以斜体显示;但是因本平台的文章被拷贝到外部平台时经常出现斜体内容自动丢失的情况,故而未作斜体设置。特此说明。)

来源:芳芳论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