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3日,以“守护文化遗产 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2025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在八达岭长城脚下的延庆举行。此次论坛共设置主论坛、青年论坛两个版块,汇聚了长城保护、价值挖掘、资源利用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京津冀及长城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文物机构代表,以及国际
人民网北京5月14日电 (记者尹星云)5月13日,以“守护文化遗产 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2025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在八达岭长城脚下的延庆举行。此次论坛共设置主论坛、青年论坛两个版块,汇聚了长城保护、价值挖掘、资源利用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京津冀及长城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文物机构代表,以及国际社会专注长城文化研究传播的外交人员和国际友人,共同探讨长城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主论坛共分为“保护·矢志坚守”“传承·文脉赓续”“发展·创新蝶变”三大篇章,多位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主旨演讲,共同探讨守护好长城,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的实现路径。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发表了题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引领下的长城保护·利用·传承》的演讲,深入剖析了长城保护在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下的独特价值、面临的现实挑战以及保护与利用、传承之间的辩证关系,为长城保护工作提供了思路。
首都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郭京宁则就《从“地理空间”到“文化空间”——首都博物馆在筹建中国长城博物馆中的探索与思考》分享了长城遗产从“地理空间”到“文化空间”的理念阐释与创新实践。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信息技术文旅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玉坤以《巨系统—秩序带——长城整体性阐释与数字再现》为题,阐述了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过程、文化象征,让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长城的文化特征与历史地位。
北京建筑大学校长张大玉则围绕《守护与激活:长城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协同路径思考》发表演讲,提出了长城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多种可行路径,让大家看到了“守护+激活”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无限可能。
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青年论坛在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党建广场举行。论坛以“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为主题,吸引了众多青年学者、设计师和摄影师的积极参与。论坛通过宣讲、发布、对话和交流等多个环节,深入探讨了长城文化的保护与创新,激发了青年一代对长城文化的热爱与共鸣。
论坛中,石峡村村民代表、长城保护员代表刘红岩讲述了她与长城的不解之缘。论坛上还发布“以科技之力,守护长城之魂”爱奇艺“万里长城”全感沉浸式互动剧场项目,以科技之力助力长城文化传播。
随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保护研究所副主任刘文艳、北京知名文创机构联合创始人宋壮壮、著名长城题材摄影师董旭明以及延庆长城保护志愿者代表张启帆等嘉宾,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深入对话。他们讲述了自己在长城文化研究中的突破与创新、开展长城保护志愿活动的经历和感悟,将长城文化融入艺术创作、文创设计等领域的实践,激发青年一代对长城文化的热爱。
论坛期间,与会嘉宾还前往石峡村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石峡村“百千工程”的进展情况及村庄未来发展规划。在石峡村,嘉宾们参观了“长城人家”精品民宿、酒坊、咖啡厅等产业,了解了村民如何通过守护长城、传承长城文化,走上致富路的情况。此次调研不仅展示了长城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据悉,本届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的举办,不仅为长城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也进一步加深了全社会对长城文化的认知。未来,延庆区将继续围绕长城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高质量办好系列活动,让长城历史文化遗产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来源:金台资讯